《酸的和甜的》 一、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一会儿……一会儿”“大口大口”说话。2、通过学生的朗读、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感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表演能力。 3、懂得做事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朗读、表演等形式帮助学生深入感悟。三、教学难点: 懂得做事不要轻信别人的话,要敢于亲自尝试的道理。四、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回顾课文,激趣导入 1、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 17 课《酸的和甜的》。生字宝宝也想和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你们还记得他们吗?看,他们来了!(出示课件) 2、“开火车”认读生字。(复习生字)3、生字宝宝可高兴了,同学们都记得它。那你们还记得在葡萄架下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好了,现在让我们再一起看一看吧!(点击课件,播放课文动画。) 4、生:一起看课件。(二)、质疑想象,朗读感悟 1、过渡:这个故事多有趣啊,大家都看得入迷了。故事里都有那几个小动物呢? 2、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相机贴图。3、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小动物?4、师:那这些小动物是谁最先发现那一串串紫红紫红的大葡萄的呢?(生齐:小狐狸) 5、学习第 1 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小狐狸着急的心情。(1)指名读第 1 自然段。(2)课件出示句子:他一会儿转来转去,一会儿跳起来摘葡萄,可是一颗也没摘到。学生自由练读句子。 (3)指导朗读,并能用“一会儿……一会儿”造句。(4)学生表演小狐狸在葡萄架下转来转去着急的样子。(5)体会小狐狸摘不到葡萄的心情,指导读“这葡萄是酸的,不能吃!”(6)齐读第一自然段。 6、学习课文第 4-7 自然段。(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是写小猴子尝葡萄的?学生自由读第 4-7 自然段。(2)指名分段朗读。(3)点击课件:小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重点指导“迫不及待”的作用。(4)比较句子。a) 小猴子爬上葡萄架。b) 小猴子迫不及待的爬上葡萄架。(5)过渡:正当小猴子摘下一串葡萄要往嘴里送时,小兔子来了,他是怎么阻止小猴子的?(课件出示句子:1、小猴子吃起葡萄来。2、小猴子大口大口地吃起葡萄来。)比较两句话的区别。 (6)引导学生用“大口大口”说话。(7)齐读课文的第 4—7 自然段(8)指名分角色朗读第 4-7 自然段。 7、学习第 2-3 自然段。(1)过渡:找一找课文中哪两个自然段是写小松鼠和小兔子相信了狐狸的话的。(第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