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三 第一专题 第一板块 苏教版一. 本周教学内容:必修三 第一专题 第一板块《祖国山川颂》[学习目标]:1. 进一步了解祖国山川的美丽,体会作者在文中倾注的无限热爱之情。2. 了解“颂”的文体特点,进一步提高散文的鉴赏能力。[学习过程]一、了解作者:课文注释①。作适当补充。二、解题祖国山川——是文章的内容颂——点明了文体:内容上多是赞美、歌颂;写法上多用铺叙。“颂”是一种古代文体,刘勰《文心雕龙》中说:“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艺文类聚》中也提到:“颂,诗之美者也。”颂,原为歌颂神的舞歌,转为歌功颂德的诗,后来就更为宽泛,一切以赞美、歌颂为主题的都可以称“颂”。三、阅读课文,把握文章思想内容。1. 速读课文,思考:文章写了祖国的哪些山川美景?讨论明确:珠峰、高原、西双版纳、平原、黄河……春夏秋冬,晨光落日;家乡小溪,扬子江边,黄果树瀑布2. 除了写祖国的山川美景,文中还写了什么?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内容?讨论明确:还写了“人民”“文化”“语言”。祖国是一个具体的概念,有她的地理位置,这决定了她的自然特征、山川风物、气候特点。长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根据这些特征选择、创造了适合自己生存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从而与别国区别开来。因此,对个体来讲,祖国不仅是其出生的国度,而且给他提供了生存的环境与文化的背景,同时赋予他继承、延续并创造这种文化的使命。捍卫国家尊严,促进国家繁荣,也因此成为每一个国民的责任。所以,爱国主义是从古到今最朴素也是最崇高的思想感情之一。3. 小结内容:《祖国山川颂》是现代散文中的名篇,作者以饱满的感情,讴歌了祖国的大好河山,倾注了作者对祖国无限热爱之情。四、理清思路,体会铺叙的特点。1. 思路结构:文章段落较多,共 34 段,总体上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 1、2 段为第一部分,第 3—32 段为第二部分,第 33—34 段为第三部分。第一部分(1-2)总领,点明了全文要旨——爱祖国,爱祖国的美丽的风景和山河大地。第二部分(3-32),是爱国主题的具体化,是对风景如画的祖国的歌颂与赞美。可以分成若干层次,它们从不同角度表现了祖国山川景物的秀美多姿。第 3-7 段是第一层,作者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充满自豪地列数祖国大地的优美景致,以动情的笔墨,尽情地倾吐赞美之情。第 8-12 段可以看成是第二层,三段均以“我爱……”开头,从“人民”、“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