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粒细胞介导肠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郄文斌 屠伟峰 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全军临床麻醉中心(广州 510010) 严重的创伤、感染、休克均可伴有不同程度肠道血流量减少,导致肠功能障碍,在此基础上随着血供的恢复,组织器官的损伤反而加重,表现为肠道缺血/再灌注 (GIR) 损伤。肠道是缺血/再灌注损伤(IRI)最敏感的组织之一[1]。业已证实,肠缺血再灌流是严重创伤、烧伤后全身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发生、发展的重要诱因[2]。肠道系统不仅仅是体内最大免疫器官,而且是激发和诱生各种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介导嗜中性粒细胞(PMN)激活的中心器官“motor”。有实验表明:PMN 是引起组织损伤,乃至多器官功能衰竭 (MOF)的关键细胞[3,4]。PMN 的激活趋化、聚集于靶组织与释放大量炎性介质和细胞因子是导致局部组织损伤和远离脏器损伤发生的主要途径。 一 PMN 的激活和趋化 正常生理状况时,组织中较少见 PMN,而循环系统血液中的循环粒细胞、边缘粒细胞以及储存在骨髓中大量的成熟 PMN,在激活因子和趋化因子作用下被激活,继而侵入炎症组织中。肠道缺血再灌注后肠血管可能作为“预激床”,在激活因子(包括细菌、毒素、免疫复合物、补体、氧自由基、白介素类等)作用下激活循环中的 PMN。其机理为激活因子通过与 PMN 细胞膜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如 C5a 与 PMN 表面 C5a 受体结合),将信号传递给 GTP 结合蛋白,特异性磷酸脂酶激活磷脂酰肌醇,并在此酶的作用下,产生一系列代谢产物,激活蛋白激酶C,引起细胞内 Ca2+浓度升高,从而激活PMN[3,5]。激活的 PMN 在趋化因子(包括补体 C3a,C5a,IL-8,LPS 和激肽释放酶等)和粘附分子的作用下与血管内皮细胞 (VEC)粘附并进入组织中。 二 PMN 对内皮细胞(EC)的粘附和穿越 激活的 PMN 与血管内皮细胞(VEC)相互作用形成的粘附连锁反应是 PMN 聚集、活化的关键,是导致组织损伤的先决条件[6,7]。在急性炎症损伤过程中,PMN 粘附、穿越VEC 向炎症部位游走的分子基础是 PMN 与 VEC 表面粘附分子的相互作用[8]。粘附分为再灌注早期 PMN 与沿着 VEC 表面慢速滚动的不稳定粘附以及随后的牢固粘附两个阶段。现已知的粘附分子主要有选择素家族、整合素家族和免疫球蛋白超家族。 2.1 选择素家族 (Selectin) 选择素家族成员是介导白细胞和 EC 早期粘附过程的关键粘附分子。此族分子为高度糖基化的单链跨膜糖蛋白,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