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特殊句式 1 / 8 文言文: 实词,虚词;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通假字; 词类活用; 偏义复词; 兼词;(诸 ,焉, 盍) 特殊句式; 特殊句式: 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状语后置句. 定语后置 文言文特殊句式 2 / 8 判断句: 1、主语后面用“者"字(有时也可不用)表示停顿,再说出谓语,最后用“也"字收尾。例如:“子瑜者,亮兄瑾也。”(《赤壁之战》 2、主谓之间不用判断词,只靠主谓语先后排列表示判断。例如:“况刘豫州王室之胄。” 3、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例如: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4、用给定副词“非”等表否定判断。例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5、动词“是”、“为”表判断。例如: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和氏壁,天下所共传宝也。 2、予购三百盆,皆病梅。 3、秦,虎狼之国。 文言文特殊句式 3 / 8 4、予本非文人画士。 被动句 1、动词后用介词“于”、“受……于……"。例如:受制于人 2、用“为”、“为……所……”。例如: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3、用“见”、 “见……于……”.例如:徒见欺 4、用介词“被”.例如:予犹记周公之被逮。 5、无标志(意念被动句)。例如: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文言文特殊句式 4 / 8 1、若属皆且为所虏 2、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3、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4、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省略句 1、省略主语。例如:永州之野产异蛇,(蛇)黑质而白章. 2、省略谓语。例如: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 3、省略动词或介词宾语。例如:以相如功大,拜(之)为上卿. 4、省略介词. 例如: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于)泽畔. 1、沛公谓张良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文言文特殊句式 5 / 8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3、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 )坚。 4、今以钟磬置( )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主谓倒装 例如:1、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2、甚善矣,子之治东阿。 《晏子治东阿》 3、渺渺兮余怀. 我的心思飘得很远很远. 4、快哉此风! 1、美哉,我少年中国。 2、卷石底以出. 3、丰年留客足鸡豚。 4、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 文言文特殊句式 6 / 8 宾语前置 1、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举例:如:“时人莫之许也。”正常语序应该是“时人莫许之也。 2、疑问句中疑问词作宾语。 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