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期末复习检测(必修一第三单元) 一、单选题(每题2 分,共6 0 分) 2020 年11 月24 日4 时30 分,中国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顺利升空,火箭飞行约2200 秒后顺利将探测器送入轨道,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据此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嫦娥五号探测器返回时进人图示②层至地面所经历的大气温度变化情况是( ) A.不断升高 B.不断下降; C.先下降后升高 D.先升高后下降 2.图示大气圈层中( ) A.①层大气层内常见云雨现象 B.②层大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 C.③层中的臭氧层足“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D.④层大气能见度好,适合航空飞行 下图为“大气的垂直分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试卷第2 页,总10 页 3.平流层的主要特点是( ) A.空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B.极光现象出现在该层 C.能反射无线电短波信号 D.气温随高度上升而降低 4.影响大气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大气对太阳辐射有削弱作用 B.地面对太阳辐射有反射作用 C.高山地区海拔高,空气稀薄 D.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5.飞机在平流层底部飞行的主要原因是( ) A.对流强烈,热量充足 B.氧气含量高,便于呼吸 C.大气稳定,云雨少见 D.反射无线电波,利于通信 6.我们生活中的天气和气候现象发生在( ) A.对流层 B.中间层 C.平流层 D.热层 下图为“干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下列对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成分及其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氧气,氧是生物体的基本元素 B.a——氮气,吸收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 C.b——氧气,地球生物维持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物质 D.b——氮气,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8.下列关于大气成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臭氧能吸收紫外线,有“地球生命的保护伞”之称 B.氮气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提供了原料 C.二氧化碳吸收地面辐射,具有保温作用 D.水汽和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9.人类活动导致大气中一些成分的比例发生了明显变化,主要表现为( ) A.臭氧增多 B.氧气增多 C.水汽增多 D.二氧化碳增多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剧增,机动车尾气已成为重庆城区大气的重要污染物。为打赢蓝天保卫战,2019 年5 月起,重庆市实施机动车新排放标准,减少机动车尾气排放量。下图中的箭头表示近地面大气辐射的方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机动车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