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工业景观· 概念后工业景观 (Post-Industrial Landscape)是指“工业之后的景观” 。基本含义是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改造、重组与再生,使之成为具有全新功能和场所精神的新景观。不仅如此,新建的景观必须延续场地原先的文脉, 场地的工业元素和工业特质需以某种方式得以保留或再生,绝不是彻底拆毁或全盘重建。景观设计在整个后工业社会重建过程中的地位极其重要,应该替代建筑、道路和地下管线等基础设施成为场地的催化剂,不仅可以实现工业景观的复兴,还应该可以刺激周边地区的再发展。后工业景观· 范畴后工业景观的产生与发展一直与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首先,正是由于人类对自然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如煤炭、石油等的不断需求和攫取造成了资源地区的枯竭并直接导致了大量矿区废弃地的产生。于是有关矿区生态恢复的课题也应运而生,矿区生态恢复景观与恢复生态学是密不可分的。例如辽宁阜新的海州露天矿恢复改造项目等;接着,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产生了很多城市问题,城市工业废弃地的出现也促生了众多的城市后工业景观重建项目。按照对象的不同和尺度的大小,大致可分为 后工业城市再生、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旧工业建筑的再利用(创意产业园模式)、后工业景观设计等,涉及到的学科包括城市规划与设计、遗产保护、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和环境艺术等,涉及案例如获得 2008 年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沈阳铁西区的景观复兴、广州中山岐江公园、南京的创意东八区等。进一步细分,后工业景观设计则又包括后工业公园、后工业广场、后工业艺术社区、后工业小区等,例如上海世博会整个就是一个后工业公园,其中的都市最佳实践区广场就是典型的后工业广场,后工业艺术社区在北美的最成功案例则是加拿大的格兰威尔岛,而天津万科的水晶城是后工业小区的代表。最后,工业化、城市化的结果是工业和生活垃圾不断增多,城市逐渐被垃圾包围,原先处于较偏远地段的垃圾填埋场越来越接近城市中心,在另外开辟新的垃圾处理地之前,对这些特殊地块的景观处理已摆上日程,很显然,环保学的相关知识会有所涉及。这方面最成功的典范是美国纽约的Fresh Kill Landfill,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垃圾填埋场正在转变成全新的生态公园。后工业景观· 人物彼得?拉茨德国当代著名的景观设计师 | 后工业景观设计的代表人物后工业景观 ?经典作品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 | 萨尔布吕肯市 (Saarbruecken)的港口岛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