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完整版心室晚电位VIP免费

完整版心室晚电位_第1页
1/12
完整版心室晚电位_第2页
2/12
完整版心室晚电位_第3页
3/12
1心室晚电位Ventricular late potentials,VLP VLP 是心室除极过程中或除极刚结束后出现的一种碎裂电活动,它发生在心电图QRS 波群终末部 40ms以内或延续至 ST 段内,故称为 VLP。VLP 是心室延迟除极所产生的碎裂电位,故又称为延迟电位(delayed potentials)或碎裂电位( fragmental potentials)或延迟碎裂电位( delayed fragmental potentials)。VLP 的特点是高频( 25~250HZ)、低振幅(< 25μ V=,多形性尖波即碎裂波,持续时间>10ms,尖波与尖波之间有等电位线。VLP 是心室内异常微小的信息,它反映一处或多处小块心肌存在着传导障碍和延迟除极而各不相同,这种不同步的心电活动为折返激动提供了条件,从而可以发生折返性室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早、室速、甚至室颤。众所周知,折返性心律失常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即单向阻滞, 冲动传导缓慢和折返波前面的心肌已恢复应激性。总之,VLP 是局部心肌延迟除极所产生的一种微小信号,或是心肌缺血或是心肌损伤引起的局部兴奋传导缓慢,除极速度延迟所形成的碎裂波。目前已肯定VLP 可以作为判断或预测多种心脏病的预后,可作为预测高危冠心病特别是心肌梗死后患者预后的一项可靠的独立指标。一、VLP 的病理生理基础对 VLP 研究最多的是心肌梗死和心肌缺血,解剖学研究证实,心肌2梗死并不总是导致完全透壁性坏死,在梗死区的心外膜下、 心内膜下或心肌内可存在着一些活的心肌,这些小片存活的心肌与坏死心肌和后来纤维化的区域混杂交织。Breithart 等对实验性心肌梗死并室速的动物直接进行心内膜和心外膜标测,发现透壁梗死区无电活动, 而在梗死区的边缘可记录到舒张期内的连续电活动,说明梗死区的边缘仍有存活的小块散在心肌与纤维组织形成复杂的交织。这些小块心肌本身能进行除极而且对冲动的传导也不缓慢,但因其被错综复杂的纤维组织所分隔, 又由于坏死心肌的纤维化程度不一,而使除极所产生的冲动传导迂廻缓慢且不同步,使自上而来的激动抵达该部位时,原来同步的兴奋波碎裂为不同步的许多单独的小波,且传导速度缓慢且各不相同,这就是VLP 形成的病理基础。在体表心电图上记录到这些小块心肌除极的电活动出现较晚,落在 QRS 波群终末部或 QRS 波群之后的 ST 段上,其振幅低,属高频成分,表现为细碎的多个小波,即 VLP。VLP 并非仅存在于心肌梗死病人,在心肌炎、心肌病、法乐氏四联症术后, 致心律失常右室发育不良等病人中,有时也可记...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完整版心室晚电位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