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三、意象、意境类(一)什么是意象和意境?意象 指融入了作者 主观情感 的客观物象, 如《声声慢》中表现寂寞伤感的梧桐、细雨。如岁寒三友中的“松”,中国文化赋予它“坚韧挺拔”的性格。意境 指诗中所表现出来的氛围和境界,是一种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象是意境构成的“细胞”,若干个和谐统一的意象构成一个完整的意境。如《登高》中的猿、鸟、落木、长江⋯⋯构成了一种凄凉孤寂的意境。(二)常见题型1、意象类: ①这首诗 ( 或者是“某一联”) 描写了哪些意象(景物)?②这首诗选取了哪些意象来展现边塞风光?③本诗中的××意象什么特征?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一意象?2、意境类: ①本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②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景象/ 场景 / 场面)?③这首诗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试分析其景与情的关系。(三)解题技巧 (自然物象的鉴赏)(1) 掌握物象 中心语的特殊含义。如刘禹锡《乌衣巷》诗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句,其中“燕”作为动物意象,具有特定含义。只有掌握了其具体含义——暗寓时事变迁、昔盛今衰、人事代谢,才能正确把握诗旨。(2) 揣摩物象 修饰语的情感色彩。如李白《送友人》有“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句,其中“浮云”“落日”是理解诗歌主旨的重要意象,而一“浮”一“落”又是意象中浸染着强烈的情感倾向的关键修饰语,其彰显的情感意蕴与比兴意义不可忽略。(四)答题步骤1、意象类: ①找出诗中描写的意象(景物、事物)②概括诗中意象的特点。③抒发了(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意境类:①概括画面: 描绘了怎样一幅图景( 时间、地点、特点) 。或营造了怎样的意境特点(用两个双音节词语概括画面特点,)②结合诗句分析:通过描写××、××、××⋯⋯意象,或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营造的意境。 ( 展开联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再现画面时既要忠于原诗,又要力求语言优美。)③抒情的作用 : 抒发了(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哀伤的情怀”是不够的,还应答出为什么而“哀伤”。)(五)典型例题例 1: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余干旅舍①刘长卿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 【注】①本诗是刘长卿寄居在余干(今属江西)旅舍时所作。这首诗选用了哪些意象米表达离情乡思?【参考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