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文化论著《〈论语〉选读》考纲解读《〈论语〉选读》是浙江新课程改革中出现的新课目。 2009年的年浙江《考试说明》开始把该课目作为古代诗文阅读中的一个内容来考查,2010 年、 2011 年、 2012 年依然保持这些要求,分值都在5 分左右。《〈论语〉选读》的考试要求,可以分为基础要求和发展要求两个部分。所谓基础要求,就是指名句名段的背诵积累、重点字词句子文段的翻译以及课文内容的解读等;所谓发展要求, 主要是指初步理解文化经典《论语》的文化内涵,探究传统文化对人生和社会的影响以及作用。而这些内容往往不是直接写出的,而是通过孔子等的言行来展现的,所以理解《论语》章句的含义是前提。 要善于在理解原文有关的学说、观点、 见解、 态度、 情感、 行为等基础上, 理解其思想,并能结合现实背景作分析,联系当今谈意义。考查内容:浙江卷自2009 年开始出现该考点,考题侧重考查对《论语》中体现出的儒家思想的理解和分析,如2009 年考查 孔子的教学原则, 2010 年考查 孔子的义利观 , 2011 年考查孔子的为政观 , 2012 年考查 孔子的仁爱观 。福建卷自 2008 年开始考查该考点,其相关试题可供参考。2009 年阅读材料全部出自《论语》, 2010 年另给了欧阳修《朋党论》的材料,2011 年另给了《韩非子》的选段,要求与《论语》中的观点进行比较; 2012 年用《论语》与《经典释文》对同一段话的不同标点情况,来考查对孔子思想的认识及对后人观点的评价。四年高考【2012 浙江, 23-2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5 分)《论语· 乡党》 :“厩焚。子退朝,曰: ‘伤人乎?’不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为:“厩焚。子退朝,曰: ‘伤人乎?’‘不。’问马。”1. 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态度。( 2 分)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对照孔子的仁爱观,谈谈你对后一种句读的看法。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①贵人贱马②人、马并重(或“先人后马”) 2. 这种句读体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