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课时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目标导读 ]1.结合教材“问题探讨”中的曲线,以顶端优势和根的向地性为例,理解生长素生理作用的两重性。2.结合教材探究实验,探索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并归纳生长素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重难点击 ]生长素的作用曲线分析。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2.利用胚芽鞘研究植物的向光性,得出的结论有:(1)合成生长素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2)单侧光照射导致生长素在尖端由向光侧向背光侧运输,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速度快。(3)生长素在胚芽鞘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这称为极性运输。3.下图为水平放置的植物,箭头表示生长素运输方向,据图回答:(1)表示极性运输的是B、D。(2)表示横向运输的是A 、C,其外因是重力,其结果是生长素近地侧多。课堂导入上图为雪松, 高度可达十几米, 雪松的生长主要受生长素的调控,雪松整体呈现宝塔型,其原因可能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生长素还有哪些生理作用?这些生理作用有什么特点?本课时我们就学习生长素的生理作用。探究点一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请结合“问题探讨”的内容探究这种生理作用的特点。1.观察“问题探讨”中提供的图,我们可将其分解为甲、乙、丙三图,据图分析:(1)以甲图为例分析曲线中各段的含义①AB 段:生长素浓度低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增强。②BC 段:生长素浓度高于最适浓度时,随生长素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逐渐减弱。③C 点: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④CD 段: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生长。(2)综合三图可知,生长素对根、芽、茎的生长调节都表现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我们称之为两重性。除此之外, 两重性还表现为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3)甲图中,“高浓度”生长素是指大于C 点的浓度,“低浓度”生长素是指小于C 点的浓度。(4)比较三图可知:促进根、芽、茎生长的最适生长素浓度依次为10-10 mol ·L-1、10-8 mol ·L-1 和 10-4 mol ·L-1,由此推断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依次为根 >芽>茎。不同的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比老细胞敏感。2.两重性的实例(1)顶端优势自然界木本植物的树型常常呈“宝塔型”,这是由于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的生长被抑制的缘故,生物学家将该现象称之为“顶端优势”。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