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讲岩石的成因和分类、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 一、内容提要: 本讲主要讲述①岩石的成因和分类:主要造岩矿物—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分类。常见岩石的成分、结构及其他主要特征。②地质构造和地史概念:褶皱形态和分类、断层形态和分类、地层的各种接触关系;大地构造概念;地史演变概况和地质年代表。二、重点、难点: 火成岩、沉积岩、变质岩的成因及其分类;褶皱形态和分类、断层形态和分类、地层的各种接触关系和地质年代 三、内容讲解: 第一节 岩石的成因和分类 一、主要造岩矿物 (一)矿物的基本概念 矿物是存在于地壳中具有一定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形态的自然元素或化合物。组成地壳的岩石,是一种或多种矿物的集合体。组成岩石的矿物称为造岩矿物。岩石的特征及其工程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矿物成分、性质及其在各种因素影响下的变化。已被发现的矿物有三千多种,而最主要的造岩矿物只有三十多种。 造岩矿物绝大多数是结晶质,其基本特点是组成矿物的元素质点在矿物内部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形成稳定的结晶格子构造。矿物的外形特征和许多物理性质都是矿物的化学成分和内部构造的反映。但当外界条件改变到一定程度后,矿物原来的成分、内部构造和性质会发生变化,形成新的次生矿物。 (二)矿物的分类 矿物按生成条件可分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大类。 原生矿物:一般是由岩浆冷凝生成的,如石英、长石、辉石、角闪石、云母等。 次生矿物:一般是由原生矿物经风化作用直接生成的,如高岭石、绿泥石等;或在水溶液中析出生成的,如方解石、石膏等。 (三)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 矿物的物理力学性质是鉴别矿物的重要依据,主要有形状、颜色、光泽、硬度、解理、断口等。 1.形状:指矿物的外表形态。结晶体的大都呈规则的几何形状,非结晶体则呈不规则的形状。 2.颜色:指矿物新鲜表面呈现的颜色,取决于矿物的化学成分及其所含的杂质。按成色原因,有自色、他色、假色之分。 自色 是矿物固有的颜色,颜色较固定。一般分为浅色和深色二大类。含硅、铝、钙成分多的矿物,如石英、长石、方解石等,多呈白、灰白、淡红、淡黄等浅色;含铁、锰多的矿物,如黑云母、普通角闪石、普通辉石等,多呈灰绿、褐绿、黑绿以至黑色等深色。 他色 是矿物混入了某些杂质所引起的,与矿物本身性质无关。他色不固定,随杂质的不同而异。假色 是由于矿物内部的裂隙或表面的氧化膜对光的折射、散射所引起的。 3.光泽:指矿物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