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方案 1 “机器人运行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 一、专业领域 1. 专业代码: 051300 2. 专业名称: 机器人运行与维护 3. 专业概述: 从事工业机器人工作站的日常使用、安装、调试、保养及外围设备的操作及维护工作。 二、入学要求与学习年限 1. 入学要求: 1)初中毕业生或同等学力者; 2)身体健康,四肢、五官功能健全,无精神缺陷; 3)智力正常,能承受一定工作压力。 2. 学习年限: 全日制,三年 三、培养目标与就业岗位方向 1. 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制造业企业机器人运行岗位的技术人才,他们应具有与我国现代化建设用工要求相适应的文化水平和人文、科技素质;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终身学习意识;掌握工业机器人运行与维护专业的基础理论和操作技能;能独立从事工业机器人应用系统的安装、调试、编程、维修、运行与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任务;具有一定操作实践经验,能服从生产管理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 就业岗位方向 1)主要就业岗位:机器人工作站的运行维护、安装、调试与管理 2)辅助就业岗位:生产线 的日常维护管理、机电 设备安装与维修 3)发 展 岗位:机器人工作站的开 发 、维修;机电 设备销 售 技术支 持 等岗位。 四、人才培养规 格 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方案 2 机器人运行与维护专业的毕业生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和素质: 1. 知识要求 1) 掌握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和专业基本素质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2) 掌握必要的人文科学知识; 3) 掌握一定水平的计算机基础知识。 4) 掌握相应的文化基础、计算机基础等知识; 5) 掌握机械图样的基础理论知识; 6) 掌握机械基础、电工识图、装配钳工、维修电工的基本理论知识; 7) 掌握液压与气动控制的基本理论知识; 8) 掌握一般机电设备安装及修理的基本理论知识; 9) 掌握常规机械部件的检测知识; 10) 掌握机器人的结构与原理等基础知识; 11) 掌握机器人控制、与编程等理论基础知识; 12) 掌握机器人工作站安装与调试的基础理论知识; 2. 技能要求 1) 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及职业沟通能力,能用行业术语、文化与同事和客户沟通交流; 2) 具有应用计算机和网络进行一般信息处理的能力,以及借助工具书阅读本专业英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3) 具有普通钳工、电工、焊接、质量检测及一般机电设备安装等基本操作技能; 4) 能读懂机器人设备的结构安装和电气原理图; 5) 能构建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