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数学竞赛中的数论问题VIP免费

数学竞赛中的数论问题_第1页
1/46
数学竞赛中的数论问题_第2页
2/46
数学竞赛中的数论问题_第3页
3/46
1 数学竞赛中的数论问题 罗增儒 引言 数论的认识:数论是关于数的学问,主要研究整数,重点对象是正整数,对中学生可以说,数论是研究正整数的一个数学分支. 什么是正整数呢?人们借助于“集合”和“后继”关系给正整数(当时也即自然数)作过本质的描述,正整数1,2,3,…是这样一个集合 N : (1)有一个最小的数1. (2)每一个数a的后面都有且只有一个后继数/a ;除 1 之外,每一个数的都是且只是一个数的后继数. 这个结构很像数学归纳法,事实上,有这样的归纳公理: (3)对N 的子集 M ,若1M,且当aM时,有后继数/aM,则 MN. 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数集,里面却有无穷无尽的奥秘,有的奥秘甚至使得人们怀疑:人类的智慧还没有成熟到解决它的程度.比如,哥德巴赫猜想: 1742 年6 月7 日,普鲁士派往俄国的一位公使哥德巴赫写信给欧拉,提出“任何偶数,由4 开始 ,都可以表 示 为 两 个素 数和的形 式 ,任何奇 数,由7 开始 ,都可以表 示 为 三 个素 数的和.后者 是前 者 的推 论,也可独 立 证 明 (已 解决).“表 示 为 两 个素 数和的形 式 ”就是著 名的哥德巴赫猜想,简称 1+1. 欧拉认为 这是对的,但 证 不 出来 . 1900 年希 尔 伯 特 将 其 归入 23 个问题中的第 8 个问题. 1966 年陈 景 润 证 得:一个素 数+素 数素 数(1+2),至今 仍 无人超 越 . ● 陈 景 润 的数学教 师 沈 元 很重视 利 用 名 人、 名 言、 名 事去 激 励 学生,他 曾 多 次 在 开讲 时,说过这样的话 :“自然科 学的皇 后是数学,数学的皇 冠 是数论,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 冠 上的明 珠 .……”陈 景 润 就是由此 而 受 到了 启 示 和激 励 ,展 开了 艰 苦 卓 绝 的终 生奋 斗 和灿 烂 辉 煌的奋 斗 终 生,离 摘 取 “皇 冠 上的明 珠 ”仅 一步 之遥 . ● 数论题涉 及 的知 识不 是很多 ,但 用 不 多 的知 识来 解决问题往往就需 要较 强 的能 力 和精明 多 的技 巧 ,有人说:用 以发 现 数学人才 ,在 初 等 数学中再 也没有比数论教 材 更 好 的课 程了 .任何学生如能 把 当今 一本数论教 材 中的练 习 做 出,就应 当受 到鼓 励 ,劝 他 (她 )将 来 去从 事数学方 面的工 作(U.Dudle...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数学竞赛中的数论问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