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基础理论 第1 章 数据库概述 1.试说明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数据:描述事务的符号记录 数据库:存储数据的仓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管理和维护数据的系统软件 数据库系统:计算机中引入数据库后的系统,包括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 2.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两个阶段,文件管理和数据库管理 3.数据独立性指的是什么? 应用程序不因数据的物理表示方式和访问技术改变而改变,分为逻辑独立性和物理独立性。物理独立性是指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或存储位置发生变化时,不影响应用程序的特性;逻辑独立性是指当表达现实世界的信息内容发生变化时,不影响应用程序的特性。 4.数据库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 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应用程序、数据库管理员组成。 第2 章 数据模型与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1.说明实体一联系模型中的实体、属性和联系的概念。 实体是具有公共性质的并可相互区分的现实世界对象的集合。属性是实体所具有的特征或性质。联系是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 2.数据库系统包含哪三级模式?试分别说明每一级模式的作用。 外模式、模式和内模式。 外模式:是对现实系统中用户感兴趣的整体数据结构的局部描述,用于满足不同用户对数据的需求,保证数据安全。 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它满足所有用户对数据的需求。 内模式:是对整个数据库的底层表示,它描述了数据的存储结构。 3.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两级映像的作用是什么?它带来了哪些功能? 两级映像是外模式/模式映像和模式/内模式映像。外模式/模式映像保证了当模式发生变化时可以保证外模式不变,从而使用户的应用程序不需要修改,保证了程序与数据的逻辑独立性。模式/内模式映像保证了当内模式发生变化,比如存储位置或存储文件名改变,可以保持模式不变,保证了程序与数据的物理独立性。两级印象保证了应用程序的稳定性。 第 3 章 关系数据库 1.试述关系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数据结构、关系操作集合、关系完整性约束 2.解释下列术语的含义: (1)主码当一个关系有多个候选码时,选择一个作为主码 (2)候选码当一个属性或属性集的值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关系的元组,而又不包含多余的元素,则称该属性或属性集为候选码。 (3)外码设 F 是关系 R 的一个或一组属性,但不是关系 R 的主码,如果F 与关系S 的主码相对应,则称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