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整合校本德育资源,创建和谐平安校园》课题实施方案 江西省兴国平川中学 唐立新 一、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 1.必要性 2006年教育部公布了《关于在全国中小学开展创建和谐校园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充分调动广大学校师生、家长和社区的积极性,共同推进和谐校园创建活动的开展。2010年教育部通过中国教师研修网举办了“2010年全国中小学校长安全管理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提出把校园安全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 目前国内各级各类学校都如火如荼地开展了和谐平安校园创建活动,采取的形式和方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不少学校对“创建和谐平安校园”的课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不少成功经验。如湖南常德第五中学研究的“创建和谐校园,促进教师发展”课题,浙江省长兴县吕山乡中心小学研究的“农村小学‘平安校园’创建的实践研究”课题,重庆市开县西街中学研究的“六个校园”(“活力、智慧、书香、生态、数字、平安”校园)课题等。但这些课题的侧重点分别是从教师发展、农村小学与学校创新管理观念等角度出发,并非专门从校本资源的角度研究和谐平安校园创建形式。这为本课题提供了研究的必要性。 2.研究目标 通过课题组成员的通力合作,从教学常规、团队活动、寝室管理、卫生管理、安全工作、女生管理、班主任工作等方面深入研究,整合本校本地德育资源,探索、总结出各种有效形式和做法,打造和谐平安校园。 3.基本内容 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我校创建和谐平安校园过程中面临的问题;(2)整合我校现有的校本德育资源;(3)利用校本资源进行和谐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形式;(4)创建和谐平安校园的效果反馈。其中整合校本德育资源、创新学校德育形式是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以人为本中的“人”,首先指的是广大人民群众,“本”指的是发展之本,即保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而“和谐平安校园”的构建就是保障广大学生发展之最根本,实现全体学生健康、文明、可持续地发展。 2.环境成因论。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整合校本德育资源,创新各种德育形式,创造良好有序、优雅整洁的校园环境, 2 激发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创建和谐平安的校园。 3.辩证唯物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决定意识,这要求我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