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分数应用题之工程问题 1. 回顾工程问题的基本数量关系与一般解法; 2. 精讲工程问题的常见解题方法: 一、解题关键是把“一项工程”看成一个单位,抓住数量关系: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来解答。 二、要善于利用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假设法、转化法、代换法等。工作的先后顺序可以改变(假设);要善于抓住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并适当将它转化为工作时间和工作量之间的关系,这样的转化和代换,往往能化难为易。 三、一些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流水行程问题,其实质也是工程问题,要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把它看作工程问题来解决。 【例1】 ★★(小学数学冬令营竞赛试题)一项工程,甲单独做20 天完成,乙单独做30天完成。甲、乙合作了几天后,乙因事请假,甲继续做,从开工到完成任务共用了16天。乙请假多少天? 【例2 】 ★★★搬运一个仓库的货物,甲需10 小时,乙需12 小时,丙需15 小时。有同样的仓库A 和 B ,甲在A 仓库,乙在B 仓库同时开始搬运货物,丙开始帮甲搬运,中途又转向帮乙搬运,最后同时搬完两个仓库的货物。丙帮助甲、乙各搬运了几小时? 教学目标 专题回顾 工程问题,究其本质是运用分数应用题的量率对应关系,即用对应分率表示工作总量与工作效率,这种方法可以称作是一种“工程习惯”,这一类问题称之为“工程问题”。 有的情况下,工程问题并不表现为两个工程队在“修路筑桥、开挖河渠”,甚至会表现为“行程问题”、“经济价格问题”等等。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工程问题不仅指一种题型,更是一种解题方法。 【例3】 ★★★(北京市第六届“迎春杯”决赛试题)一项工程,甲单独做要12 小时完成,乙单独做要18 小时完成.若甲先做1 小时,然后乙接替甲做1 小时,再由甲接替乙做1 小时,„„,两人如此交替工作,请问:完成任务时,共用了多少小时? 一、 代换法 关键是将单干与合作的实际情况,根据需要等量代换成新的条件。 【例4】 ★★★一池水,甲、乙两管同时开,5 小时灌满,乙、丙两管同时开,4 小时灌满。现在先开乙管6 小时,还需甲、丙两管同时开2 小时。乙单独开几小时可以灌满? 【例5】 【铺垫】一项工程,甲独做6 天完成,甲3 天的工作量,乙要4 天完成。两队合做2 天后由乙队独做,还要几天才能完成? 【例6】 ★★★一项工程,甲先独做2 天,然后与乙合做7 天,这样才完成工程的一半。已知甲、乙工效的比是2: 3。如果这项工程由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