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十 章 民 国 与新中国 初期的美术 概述 20 世 纪 上 半 叶 是 中 国 历 史 上 大 动 荡 大 变 革 的 时 代 , 社 会 生 活 、 意 识 形 态 以 及 思 想 文 化 、价 值 观 念 等 , 都 在 这 短 短 的 五 六 十 年 间 发 生 了 急 剧 的 变 化 。 1919 年 爆 发 的 “五 四”新文 化 运动 , 以 它对西方近现代 文 艺思 潮的 开放性、 对中 国 古代 思 想 道德的 激烈批判性, 给中 国 的 文 化 艺术以 巨大 影响。 从 20 年 代 至 30 年 代 前期, 西方哲学、 政治学、 美学、 文 学、 心理学、 教育学、 美术、音乐被广泛引人, 中 西文 化 的 交融与冲突, 也成为美术发 展的 强大 动 力。 抗日战争爆 发 以 后, 民族危亡激发 了 中 国 人民的 民族自尊意 识 , 人们开始重新认识 民族文 化 , 对西方文 化 的 引入 有 所 冷 却 , 那 些 学习 西方写 实 手 法 , 适 宜 抗战宣 传 的 写 实 美术和 大众 喜 闻 乐见 的 美术形 式 受 到 空 前重视 。 1949 年 以 后, 由 于 西方国 家 对新中 国 的 敌 视 , 以 及 意 识 形 态 的 原 因 , 中 国 对西方文 化采 取 了 抵 制 和 批判的 态 度 。 在 当 时 形 势 下 , 我 国 从外 国 引进 的 主 要 是 俄 苏 的 写 实 主 义 美术。在 50 一 60 年 代 , 为中 国 革 命 服 务 、 向 大 众 普 及 的 美术得 到 了 充 分 发 展。 在 20 世 纪 美术的 发 展中 , 观 念 与思 潮的 变 迁 起 着 重要 的 作 用 。 民初 , 维 新派 思 想 家 康 有 为的 美术主 张 颇 具 号 召 力和 影响力。 他 抨 击 元 以 来 的 写 意 画 传统 , 推 崇 以 宋 代 院 画 为代 表 的 工 笔 画 传 统 , 提 出 了 “合 中 西而 为画 学新纪 元 ”的 主 张 。 维新派 的 另 一 个 思 想 家 , 康 有 为的 学生 梁 启 超 , 提 出 “真 美合 一 ”的 美术主 张 , 认为“美术的关 键 ”是 “观 察 自然 ”。 同 康 、 梁 美术思 想 相 近的 是 陈 独 秀 、 鲁 迅 、 吕 徵 等 。 陈 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