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网络应用技术 8.1 组播技术 IP 组播技术的概念和特点 单播:特点是一对一的传输。应用:一般网络浏览。 广播:由路由器或者交换机将同一信息包无条件的发往每一个支路,由接收方决定是接受还是丢弃。应用:有线电视网 组播:允许一个或者多个发送方发送单一信息包到多个接收方。无论是多少个接收方,发送方只发送一次。采取组播地址寻址。网络中的路由器或交换机只向这个组内的主机复制转发数据。应用:视频会议或者视频点播 IP 组播:在 Internet 上组播就是IP 组播。特点:1 每隔组播组有个唯一的组播地址,D 类。 2 动态的组成员。3 底层硬件支持的组播,有些连接 Internet 的以太网本身就有组播能力。 组播技术基础 D 类地址,前几位是1110,作为组播标识符。其他 28 位是组播地址,每个组播地址对应一个组播网。地址范围:224.0.0.0-239.255.255.255 组播协议分为主机和路由器之间的协议和路由器和路由器之间的协议。主要是各种路由协议。组管理协议主要包括 Internet 组管理协议(Internet Group Management Protocol,IGMP)和Cisco 专用的组管理协议(CGMP)。组播路由协议分为域内组播路由协议和域间组播路由协议 。 IGMP 在终端和直接连接终端所在子网的组播路由器(MR)间运行。终端通过局域网(LAN)和组播路由器相连通过 IGMP 申请加入或者退出某个组。 IGMPv1 定义了基本的组成员查询和报告过程。 IGMPv2 在 IGMPv1 基础上定义了快速离开的机制 IGMPv3 定义了可以指定接收或者不接受某些组播的报文。目前用的是IGMPv3. 组播路由协议包括域内组播路由协议和域间组播路由协议。 域内组播路由协议分为密集模式和稀疏模式。密集模式用洪泛(flooding)方式。不适合大规模网络。多采用距离矢量组播路由协议(DVMRP),开放最短路径优先的组播路由协议(MOSPF)以及协议独立组播-密集模式(PIM-DM) 稀疏模式用的是基于核心的树(Core Based Trees,CBT)和PIM-SM 各类组播路由协议都需要获得网络的单播拓扑结构。 域间组播协议主要有多协议边界网关协议(MBGP)和组播源发现协议(MSDP)。 P2P 网络 P2P 可以简单的定义为通过直接交换共享资源。这些资源包括:信息共享和交换,计算资源(如CPU),存储资源(如磁盘和缓存)。 所有计算机处于对等地位。整个网络一般不依赖于集中的服务器。 P2P 指Peer To Peer 端到端。或者称为对等网。 P2P 的结构类型 集中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