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给水管网设计 (一)教学要求 1 、了解相关的基本概念 ; 2 、熟练掌握给水管网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 (二)教学内容 1 、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计算 2 、管段流量分配 3 、初拟管径 4 、平差计算 5 、泵站扬程与水塔高度设计; 6 、管网校核; (三)重点: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计算 ,环状管网设计计算的理论、步骤及平差方法和管网校核。 第1 节管段设计流量计算 确定各管段的设计流量的目的,在于依此来选定管径,进行管网水力计算。但要确定各管段的计算流量,需首先确定各管段的沿线流量和节点流量。 一、管网图形的简化 (一)简化目的及原则 在管网计算中,城市管网的现状核算及旧管网的扩建计算最为常见。由于给水管线遍布在街道下,不仅管线很多而且管径差别很大,若计算全部管线,实际上既无必要,也不大可能。因此,除了新设计的管网,因定线和计算仅限于干管网的情况外,对城镇管网的现状核算以及管网的扩建或改建往往需要将实际的管网加以简化,保留主要的干管,略去一些次要的、水力条件影响较小的管线,使简化后的管网基本上能反映实际用水情况,大大减轻计算工作量。通常管网越简化,计算工作量越小。但过分简化的管网,计算结果难免与实际用水情况的差别增大。所以,管网图形简化是保证计算结果接近于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对管线进行的简化。 (二)简化方法 在进行管网简化时,应先对实际管网的管线情况进行充分了解和分析,然后采用分解、合并、省略等方法进行简化。 1 .分解 只有一条管线连接的两个管网,可以把连接管线断开,分解成为两个独立的管网;有两条管线连接的分支管网,若其位于管网的末端且连接管线的流向和流量可以确定时,也可以进行分解;管网分解后即可分别计算。 2 .合并 管径较小、相互平行且靠近的管线可考虑合并。如管线交叉点很近时,可以将其合并为同一交叉点。相近交叉点合并后可以减少管线数目,使系统简化。在给水管网中,为了施工方便和减小水流阻力,管线交叉处往往用两个三通代替四通(实际工程中很少使用四通),不必将两个三同认为是两个交叉点,仍应简化为四通交叉点。 3 .省略 管线省略时,首先略去水力条件影响较小的管线,即省略管网中管径相对较小的管线。管线省略后的计算结果是偏于安全的,但是由于流量集中,管径增大,并不经济。 二、沿线流量 城市给水管网的干管和分配管上,承接了许多用户,沿线配水情况比较复杂,既有工厂、机关、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