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第六讲海上的波动体现象VIP免费

第六讲海上的波动体现象_第1页
1/27
第六讲海上的波动体现象_第2页
2/27
第六讲海上的波动体现象_第3页
3/27
第六讲 海上的波动体现象 一、概述 1.1波浪要素 波峰——波浪最高点 波谷——波浪最低点 波长——相邻两波峰(或谷)之间水平距离 λ 。 波高——从波峰到波谷之间的铅直距离称为波高(H)。 振幅——波高之半 a=H/2。 周期——相邻两波峰(或者波谷)通过某固定点所经历的时间称为周期(T)。 波速——波形传播的速度 c =λ /T。 波陡——波高与波长之比称为波陡,以 δ =H/λ表示。 波向线——与波峰线垂直指向波浪传播方向的线称为波向线。 波峰线——垂直于波向线,波峰的连线。(波脊线) 73人在一个浪头上持续冲浪5秒钟 (2006年9月17日南非开普敦) 海洋中的波浪 1.1.1复杂而多样: ① 起 因 ② 波 高 ③ 波 长 ④ 周 期 ⑤ 波 形 1.1.2分类: ① 依波形与水深的相对比(h/λ )分 ③ 依波在水中传播与否分 ② 依波长的位置分 ④ 依起因分 ⑤ 依线性、非线性分 二、小振幅重力波 2.1波动方程: 假定振幅无穷小,重力是其唯一外力。依运动方程、连续方程、边界条件、流体无粘性等条件下求解。 2.1.1波剖面方程 波数 频率 频散关系:简单波动的频率和波数之间的关系式 深水: 相速度:c=λ / T c=σ / k 2.1.2水质点的运动 1)深水波(短波):h/λ ≥0.5 ① 水质点运动速度 在水面: z =0 ② 水质点运动轨迹。设其平衡位置为(x0 , z0) 轨迹为圆,半径为 在自由表面,z0= 0, 半径为a; 在z0 = -λ 处,半径为 ③水质点运动与波形传播的关系 2)浅水波: 时,可视为浅水波或称长波。水质点轨迹为椭圆。 3)过渡区浅水波: 2.1.3水深的影响 1)波速、 波长、周期的关系式 2)深水波——波速仅与波长有关,而与水深无关 3)浅水波——波速仅与水深有关,而与波长无关 4)过渡区浅水波(有限水深波,深水表面波) 5)极浅水波:在水深小于波长的1/25的海区传播的波动。 2.2波动的能量 2.2.1势能: 单位截面铅直水柱内的势能: 沿波峰线单位宽度一个波长内的势能: 沿波峰线单位宽度一个波长内的势能 2.2.2动能: 波峰线方向单位宽度,自表面至波动消失处,一个波长所具有的动能 与势能相等 2.2.3一个波长内的总能量: 与波高的平方成正比。 2.2.4 能量的分布:总能量主要集在水面附近。故称表面波。 2.2.5能量的传输:平均意义下的向前传递的速率为 水深的影响: 2.3正弦波的叠加——波群和驻波 2.3.1波群 ① 波群的形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第六讲海上的波动体现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