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页 共 10 页 华东院周建龙总工讲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计重点与难点 编制依据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送审稿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建设部令第 111 号) 《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设防管理实施细则》 (沪健 【2003】702 号) 广东省实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3‐2002)补充规定 江苏省《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细则》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06】220 号) 《关于加强超限高层建筑抗震设防审查工作的建议》 (2007 年工作会议) 《关于加强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技术把关的建议》 (2009 年 2 月 6 号) 《超限高层建筑抗震工程抗震设计指南》 (第二版吕西林主编) 超限的认定 《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 建质【2006】220 号 新抗震规范及高层混凝土结构规范推出后,其划分范围作相应调整 将大跨结构纳入审查 将市政工程纳入审查 CECS 如与抗规及高规矛盾,以高规及抗规为主 上海工程还需满足《上海市超限高层建筑设防管理实施细则》 (沪建建【2003】702 号) 计算分析总体要求 总体判断,根据受力特点建模 计算参数选取要合理 计算假定要符合实际受力 计算结果应进行分析判断 计算参数的选取 连梁的单元形式(杆单元或壳单元) 巨柱采用杆或壳单元 墙单元最大单元尺寸 楼板单元是否合理 阻尼比的选择 连梁刚度的折减 周期折减系数 最不利地震方向(正方形增加 45°) 最不利风荷载方向 施工模拟的方式 嵌固端的选取 特殊构件的定义 足够的振型数量 是否考虑 p ‐△效应 第 2 页 共 10 页 考虑偶然偏心 混凝土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地下室、悬臂梁) 计算结构的总体判断 质量&荷载沿高度分布是否合理 振型、周期、位移形态和量值是否合理 地震作用沿高度分布是否合理 单工况下总体和局部力学平衡条件是否满足 对称部位构件的内力及配筋是否相近 不同程序的比较 受力复杂构件(如转换构件等)内力及应力分布与概念、经验是否一致 嵌固端的要求 地下室与土 0.00 的刚度比≥2(上海地区为 1.5) 楼板厚度大于 180 地下室刚度不计入离主楼较远的外墙刚度 土 0.00 水平传力不连续时,嵌固端应伸至地下室,并对大开口周边梁、板配筋加强 地下室外墙离主楼较远,可在主楼周边设置剪力墙,直接将水平力传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