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工作 跟 师 学 习 笔 记 本 管 理 单 位 : 指 导 老 师 姓 名 : 继 承 人 姓 名 : 记 录 时 间 段 : 2013.1— — 2014.4 目 录 跟 师 时 间 病 房 /门 诊 内容 备注 日 期 阳 历 2013-1-3 上 午 阴 历 2012-11-22 上 午 节 气 小 寒 前 2 天 地 点 师 承 门 诊 天 气 情 况 晴 跟 师 笔 记 内 容 苏 庆 申 , 男 , 60 岁 。 右 上 腹 痛 一 天 , 舌 苔 黄 , 脉 弦 。 处 方 如 下 :柴 胡 、白芍、香附、元胡 、川芎、川楝子、木香、砂仁、茵陈、金钱草、虎杖、板蓝根、甘草、 体会:此次又选用了柴胡疏肝散加减。本方症病变在胃,病机在肝、脾、胃。脾胃居于中焦,中焦受阻,土虚木克,气机郁滞则克脾犯胃,脾为后天之本,脾胃之气为一身之气的枢机,中气虚弱则枢转气机被郁,导致中焦脾胃之气升降失调,气血运行受阻出现肝胃不和的一系列症候。因此治疗必须求本,本标结合,故疏肝理气,畅通气机,调理脾胃使之脾胃功能恢复。方中白芍养肝敛阴,和胃止痛,与柴胡相伍一散一收,助柴胡疏肝,相反相成共为主药;配枳实泻脾气之壅滞,调中焦之运动与柴胡同用一升一降,加强疏肝理气之功,以达郁邪;白芍、甘草配伍缓急止痛,疏理肝气以和脾胃,且具有保护胃粘膜屏障和修复粘膜之作用;川芎行气开郁,活血止痛;厚朴、半夏以宽胸畅通宣泄郁气;香附、陈皮理气和胃止痛,且有助于消除上腹痛不适等症。诸药合用辛以散结,苦以降通,气滞郁结方可解除。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白芍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有镇静作用,并对平滑肌有松弛作用。柴胡主含皂甙及挥发油,有镇静和镇痛作用,并有抗炎、利胆作用。香附含挥发油和糖类,可提高小鼠的痛阈,有镇痛作用及健胃,驱除消化道积气的作用。甘草可缓解胃及肠管痉挛,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易激动,失眠,健忘加夜交藤 15g,酸枣仁 20g,珍珠母 25g;便秘加大麻仁 15g,腹泻加附子、诃子、苍术各 10g;恶心呕吐加姜汁、竹茹各 20g,旋覆花(包)、藿香各 10g;纳差加焦三仙各 10g;腹痛甚加延胡索、郁金各 10g;脾胃虚弱加党参、山药、白术各 12g;脾湿困中加白扁豆、薏苡仁各 20g。 日 期 阳 历 2013-1-8 上 午 阴 历 2012-11-27 上 午 节 气 小 寒 地 点 师 承 门 诊 天 气 情 况 晴 跟 师 笔 记 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