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跨文化交际?跨文化交际,即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本学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我学会了一下三点:一、如何正确的审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二、如何提高跨文化适应能力,三、如何提高跨文化的交流技能。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逐渐深入,西方社会的人和事物越来越多地走进了我们的视野,在这种情况下,跨国域、跨民族、跨文化的 经济和社会交往将会与日俱增,这就为我们提供了许多与西方接触和交流的机会,这对于我们加深对的西方社会的理解是一件好事,但这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我们所面对的是陌生的国家和文化,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与我们迥然不同的人,在与之交往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文化冲突的现象,这时在跨文化交际课堂中学到的东西便起了大用! 我总结了一下中西方的差异主要集 中在以 下几 点: 一、在客 观 主体 方面,西方人向 外探 索 客 观 世 界 ,强 调 真 善 美 、爱 智 ,注 重 理性 科 学,注 重 求 异,科 学和逻 辑 发 现。中国人向 内 探 索个 人世 界 ,强 调 真 善 美 、崇 善 ,注 重 情感 、伦 理,注 重 求 同,经验 、感 情。 二、在处 理问 题 方面,西方人采 取 不撞 南 墙 不回 头 的态 度,中国人采 取 不可中直 取 ,只 可曲 终 求 的态 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时,经常出现的一个现象就是套用自身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来判定对方行为的合理性,由于双方的行为规范存在差异,常常会产生误解、不快甚至更坏的结果。比如说中国人轻拍小孩子的头部表示一种友好,而在西方国家,这是一种极不尊重小孩子的做法,父母会对此非常愤怒。所以说在跨文化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地识别和运用行为规范是保证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要保障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就必须理解对方的行为规范,尤其是什么行为是被禁止的,最好的办法就是遵循入乡随俗的原则。 三、在发表个人看法时,西方人直言、直去,中国人谨言、拐弯。 四、在民族性格方面,西方人偏重功利,好走极端,与其他民族存在斗争,强调以力争天下。中国人偏重道义,以“中庸和谐”为贵,强调协和万邦。 五、在建筑物方面,西方建筑物主要为高大、雄伟、外展的建筑风格,而中国建筑物主要是小巧、玲珑、精致。 六、在个人观点问题上,西方人以个人为单位,注重人个,以个体为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