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王焕定 1,2 邱志贤1曾森 2 1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土木工程系;2 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摘要: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改进教学方法,各高学校都有一套教学评价的方法,但在实施过程中,也发现有些不尽完善的地方。本文总结了多年的教学督导经验和征求部分教师的意见,借助课堂评价递阶层结构模型,用功效系数法进行评价分析,剖析实例,得到较满意的、更能反映客观实际的、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起到了教学评价与教学督导的有机统一。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指标体系递阶层次模型,课堂教学质量评估一、 引言课程教学质量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一项核心内容,如何客观、 科学地对各门核心课程进行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些可以定量,而有些则只能定性。如何根据教师的教学表现,通过客观、 科学、准确的评价给出其所任课程的教学质量,指出其应该如何进一步改进, 这是各校都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这里首先需要解决用什么样的评价模型来评判, 然后还要探讨一种能对课程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的科学方法。为此, 在学习国内外有关评价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已有的评价做法,提出本文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以供有关领导和部门参考。二、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我校目前所用的课堂教学质量督导专家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所示。表 1 督导专家听课评价表序号评价指标权重分项评分标准10 9 8 7 6 5 1 首次开课与每次上课明确告知教学目的与要求、学习重点。0.5 √2 备课充分,教学内容熟练,不低于教学大纲要求。1.5 √3 课堂信息量丰满, 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反映本学科发展的状况。1.5 √4 讲课思路清晰, 概念准确, 层次分明, 重点突出, 深广度适宜。1.5 √5 讲课方法富有启发性,重视逻辑思维、 独立分析、 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不照本宣科。1.5 √6 讲课富有激情, 使用普通话, 口语清晰, 语速适中, 表达准确。0.5 √7 板书整洁清晰,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恰当,效果好。1.0 √8 对学生要求严格, 出席率高、 课堂纪律好。 提问回答互动性好,课堂学习气氛活跃。0.5 √9 治学严谨,态度认真,注意教书育人,为人师表。1.0 √10 遵守教学纪律,准时上下课0.5 √综合评分10 82 表中还有“课程名称”、“任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