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审计署2005 年度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整理。具体的审计公文需要具体条款,而不单单是具体条文。1. 支出预算未细化到具体单位和项目。不符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关于“严格按预算支出的原则,细化预算和提前编制预算”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关于“各部门、各单位编制年度预算草案的依据”是“本部门、本单位的职责、任务和事业发展计划”的规定。2. 无预算支出。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关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应当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不得擅自扩大支出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严格按照预算规定的支出用途使用资金”的规定。3. 历年结余资金未及时安排使用。不符合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中央预算审查监督的决定》关于“各部门、各单位应当按照预算法的要求编好部门预算和单位预算,有关部门要按时批复预算、拨付资金”。4. 使用上年结余资金未纳入预算安排。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关于“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支出必须按照预算执行”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关于“中央预算的编制内容: ( 一) 本级预算收入和支出;( 二) 上一年度结余用于本年度安排的支出⋯⋯”的规定。5. 项目经费结余,影响资金使用效益。不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关于“各单位、各部门应当加强对预算支出的管理,严格执行预算和财政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规定。6. 预算编报多列。不符合财政部《关于编制2005 年中央部门预算的通知》关于“部门预算的各项数据要做到准确、可靠,确保部门预算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规定。7. 虚列支出。 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关于“政府财政部门、各部门、各单位在每一预算年度终了时⋯⋯不得把本年度的收入和支出转为下年度的收入和支出,不得把下年度的收入和支出列为本年度的收入和支出”的规定。8. 部门预算中包含非所属单位预算;向非预算单位拨款。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关于“各部门预算由本部门所属各单位预算组成”的规定。9. 未及时转批预算。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关于“各部门应当及时向所属各单位批复预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实施条例》关于“中央各部门应当自财政部批复本部门预算之日起15日内,批复所属各单位预算”的规定。10. 挤占、挪用、截留、未按预算规定使用、隐匿转移财政专项资金。不符合《中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