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客家文化讲义分析VIP免费

客家文化讲义分析_第1页
1/13
客家文化讲义分析_第2页
2/13
客家文化讲义分析_第3页
3/13
第一章客家民系的形成一、民族与民系汉族的形成中国古代无所谓“汉族 ”。春秋以前,住在中国内地的民族十分复杂。周朝时有“莱夷、岛夷、嵎夷、淮夷、徐夷、猃狁、犬戎、荆、舒”等等无数外族,而当时中国人自称“诸夏 ”,可知其内部也复杂不纯。春秋战国兼并战争促进民族混化融合。联姻不仅在诸侯之间,诸侯与蛮夷之间也盛行——“周襄以狄女为后,晋献以骊女为姬,戎王之女遣秦,赵襄之姊适代”。秦国统一天下 —— 政治、思想、文化大一统刘邦建立国号 “汉” ——始称 “汉族 ”。也有称 “华族 ”北部民族、南部民族北部民族 —— 东胡、匈奴、氐dī 羌东汉以后向内地逐渐迁徙,与汉族杂居。东胡 :东北三省。春秋为“山戎 ”,后称东胡,西汉分乌桓、鲜卑二族。匈奴 :内外蒙古及青海一部分,周称猃狁,春秋称狄,战国称匈奴。氐羌 :新疆、青海、西藏、甘肃一部分,春秋称西戎。) 南部民族 —— 南蛮、缅、黎、百越南蛮 :湖南、广西、贵州及广东、江西、福建一小部分。昔日苗猺与畲民。缅族 :云南,以及四川、广西、广东一小部分。黎族 :广东、海南等地。百越 :浙江、福建,江西、广东一部分。原为春秋时越国民族,楚国灭越后,越裔散居东南各地,与南方固有蛮族混化。中国汉民族八大民系汉民族在长期发展中,繁衍出以北方话、客家话、吴语、闽语、闽南语、赣语、湘语、粤语为区分的八大民系。不同民系有不同的个性,但也有汉民族的共性,具有相同的文化传承和认同感。客家民系 —— 汉民族南迁二、客家先民五次大迁徙汉民族南迁背景五胡乱华( 五胡:匈奴、鲜卑、羯、羌、氐)西晋【八王之乱】后,胡人乘机袭扰中原,史称【五胡乱华】。永嘉五年(311年),匈奴攻陷洛阳,杀王公士民三万馀,并掳晋怀帝北去,史称【永嘉之乱】。晋元帝率中原汉族衣冠仕族臣民南渡,晋室南迁,史称【衣冠南渡】链接:西晋 “八王之乱 ”——晋武帝崩,晋惠帝(司马衷,痴呆)继位(291 年)后,司马氏八大集团为争夺中央政权的史上空前内讧(291-306 年,历时 16 年)。八王:汝南王、楚王、赵王、齐王、长沙王、成都王、河间王、东海王。客家先民第一次南迁两晋、南北朝(公元265— 589 年)经五胡乱华、永嘉之乱后,城乡凋敝,大批难民流离失所,转徙南下,聚集在安徽、湖北、江西、江苏等部分地区,其后少部分人又沿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辗转至赣南及赣闽边区。客家先民第二次南迁唐末、五代十国(公元874— 961...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客家文化讲义分析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