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岁孩子的心理营养 孩子心理营养是否充足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给以判断: 一、情绪是否稳定(婴幼儿时期就能看出来,是否会有突然发飙的情况); 二、人际关系方面(年龄较大时,在13—15岁才能真正显现),觉得别人拒绝 TA,不喜欢 TA,存在以下三种情况: 1、不能出错,属于完美主义,与人交往马上会产生焦虑; 2、不能冒险,感觉自己能力不够; 3、怕被拒绝,被拒绝会产生很大的情绪或愤怒; 三、是否有行为偏差(有不可处理的情绪吗?)。80%心理营养不够的孩子会有以上某种行为或全都会有,不是什么人都可以给孩子心理营养,但所有父母都可以提供给自己孩子心理营养。当心理营养足够的话,生命的本能是快乐的、有活力的、有责任的。 0—3个满月,婴儿最需要的心理营养 1、无条件的接纳。(父母对孩子作为一个人的接纳而非行为的接纳),婴儿需要抱、需要身体的接触,需要援助、安慰,这样的接纳产生很大的生命意义和价值,当 TA哭了、 饿了、渴了、冷了、热了、便了……需要有人呵护的时候给予及时的呵护和照顾,生命的存在被无条件接纳。 2、NO.1Inlife(生命中的至重): 孩子生命中的第一个重要他人通常是TA的母亲,母亲分泌乳汁供给生理营养,分泌苯体氨,让母亲会很愿意提供给孩子一切,在妈妈的眼里,孩子是那么的完美和可爱。忧郁症的产妇不能分泌苯体氨,对孩子的爱是理性的爱。对于孩子,此时此刻是父母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当这些心理营养不能得到满足就成了渴望,成年后将寻寻觅觅“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对TA无条件接纳,把TA当做生命中的至重……因为生命力需要渴望来滋养,渴望是全人类共有的。 4个月—3周岁,建立安全感阶段。 这个阶段的幼儿最需要的心理营养是安全感的需要,这个需要是为了今后分离的需要。真正的生命是从分离开始的,脐带剪断的那刻开始人类经历了第一次分离,人类的第一天从分离开始,生命从一开始就走过分离。妈妈不能学习放松,孩子无法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当妈妈舍不得放手,孩子从心底里是恨妈妈的,这个阶段对妈妈的挑战是:愿意放手,与孩子分离。妈妈越焦虑、害怕,孩子越不敢分离,TA 需要吸收足够多安全感才能面对分离。这个阶段的孩子的生理是独立的,但在3岁前心理上并不独立,母亲建立与孩子的安全感,最重要的是母亲情绪稳定。如果母亲的情绪是稳定的,那么孩子就能自然而然走过这个分离期,很有安全感,3岁以下的孩子还没有“我”的意识,以为与母亲是共生的、一体的,如果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