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馈赠 (根据前贤老师讲稿整理,非本人智慧, 仅供参考,如有不妥,祈望批评指教) 赠送东西给人家,包括吃的、用的东西,以及钱财等,都叫馈赠。 赠人家东西是一种礼,这种礼在一般没有研究之前,总觉得送人家东西都是好的,当中没有什么学问,然而把这几条看过后,或者是诸位有机会研究《礼记》,就知道这当中很不简单。 我们送人东西要遵循礼,人家才接受,礼貌不周全或是不合于礼,人家可以拒绝不要,到时候一番好意,因为送得不对,反而变成害事。 一、礼尚往来,来而不往, 往而不来,皆非礼也。 《礼记》〈曲礼〉讲:「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然后接着讲:「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这一段即是上面那两句话,我们也要了解个大概,所谓「太上贵德」,这个德听老师讲《礼记》也听过了,我们固有的文化,最高的是道,道下面次一等的是德,再次一等是仁,再来就是义。仁、义、礼。 道、德、仁、义这四个字都不讲条件,那就是说,我们帮助了人家,或给人家任何好处,做了就做了,该做的我们就去 做,对自 己 来讲是礼之当然,不要求 对方 将 来怎 样 报答 我,道、德、仁、义是这样的,下面再来即是礼,礼尚往来,即是讲礼。 人与人之间,我有礼往,你有礼来,彼此于是来往,这个就是情份。一天一天加厚,这就是〈曲礼〉所讲的「太上贵德,其次务施报」。 什么叫做「太上」呢?古注讲是在三皇、五帝的时代,但也有人讲这也不尽然。固然在上古时代,人情都是很纯厚的,讲施是可以,不必讲报答。可是到三皇以下,以至于到了后代,也是有些道德高尚的人,做了有道德之事,不希望人家来报答他,这也是有的! 在历代有一些高人、隐士,我们看《高士传》,那些修道的人也是有的!所以有人主张,「太上」是指就人来讲,不必就时间来讲。若就时间来讲,周家以前有,那周家以后就没有了吗?周家以后还有,不过少一点就是了。 就人来讲,凡是这种人,他的德性最高,布施而不求报答,拿佛家来说,布施讲三轮体空,这就是行无漏法。有漏呢?我们做一点好事,就希望将来对方给我们报答;或者他不希望对方回报我,但也希望这份功德做出去,将来有一种好的报应,这个都是希望报答,是有漏的。在佛家来讲,古时候这种人当然特别多,在后代甚至是末法时代,也不能说完全没有这些人,不过是这些人不大出名就是了。 真正的修行人,他布施讲三轮体空,不然生死怎么了呢?无漏功德怎么讲法?因此「贵德」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