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理论及专业知识复习参考题 一、名词解释: 1、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学生健康为主 要目的的必修课程。 2、 健康:指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并且在身体、心理和社会各方面都完美的 状态。 3、 运动技能:指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神经系统调解下不 同肌肉群间的协调工作的能力。 4、 体能:指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身体活动中表现的能力。 5、 练习密度:是指一堂课中,学生练习时间与实际上课总时间的比例。 6、《体育课程标准》的水平目标:指不同阶段学生在各个学习领域中预期达到的 学习结果。 7、 教学原则:是体育教学过程客观规律的反映,是通过长期教学实践积累起来的 经验总结,对体育教学活动具有普遍的指导性意义. 8、 教学方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向学生传授专项知识、技术、技能, 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途径和手段。 9、 身体素质:是指人体肌肉活动的基本能力,是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在肌肉活 动中的综合反映,它主要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柔韧等。 10、运动量:指人体在身体练习中所完成的生理负荷量。 11、体育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体育教学活动结构和活动程序。 12、练习轨迹:指在体育锻炼中,身体和身体某些部位的移动路线。 13、体育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教育计划和体育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发展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良好思想、道德意志品质教育的过程。 14 路:学生前后重叠成一行。 15、列:左右并列成一排。 16、步长:步长是指跑时两脚着地点间的距离。 17、步频:步频是指单位时间内两脚交换的次数。 18、径赛:是指运动会中把以时间计算成绩的竞走和跑的项目。 19、田赛:是指运动会中把以远度和高度计算成绩的跳跃、投掷项目。 20、帮助:帮助是指给练习者以助力,使其体会到用力的时机、方向、幅度等, 协助其完成动作。 21、正握(单杠):两手大母指相对握杠。 22、反握(单杠):两臂外旋、两手打拇指向外握杠。 23、基准学生:教师指定作为看齐动作目标的学生。 24、学校体育: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与 技能,使他们形成体育锻炼意识,提高体育活动能力,增进健康的教育活动。 二、填空题 1 .编写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