癫痫最新分类标准和治疗进展癫痫治疗癫痫治疗3636招招APPAPP概念:癫痫持续状态(statusepilepticus,SE)是癫痫连续发作之间意识尚未完全恢复又频繁再发,或癫痫发作持续30分钟以上未自行停止。(新近研究证实:非癫痫持续状态的单个惊厥性抽搐的发作时间一般不超过2分钟,因而以30分钟作为诊断时限并非恰当,从临床实际出发,持续10分钟的行为和电抽搐活动是一个更符合实际的标准,而这也是要求开始静脉给药的时间点。)概况:癫痫持续状态(SE)是内科常见急症,若不及时治疗可因高热、循环衰竭、电解质紊乱或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导致永久性脑损害,致残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任何类型的癫痫均可出现癫痫持续状态,其中全面强直-阵挛发作最常见,危害性也最大。SE常见的原因:不恰当地停用AEDs,或因急性脑病、脑卒中、脑炎、外伤、肿瘤和药物中毒等引起,个别患者原因不明。不规范AEDs治疗、感染、精神因素、过度疲劳、孕产和饮酒等均可诱发。SE分类与临床表现:1.全面性发作持续状态(1)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2)强直性发作持续状态(3)阵挛性发作持续状态(4)肌阵挛发作持续状态(5)失神发作持续状态2.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1)单纯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2)边缘叶性癫痫持续状态(3)偏侧抽搐状态伴偏侧轻瘫是临床最常见、最危险的癫痫持续状态。临床表现:强直-阵挛发作反复发生,意识障碍伴高热、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休克、电解质紊乱(低血钾、低血钙)和肌红蛋白尿等。可发生脑、心、肝、肺等多脏器功能衰竭,自主神经和生命体征改变。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强直性发作持续状态多见于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间有强直性发作或其他类型发作,如肌阵挛、不典型失神、失张力发作等。精神发育迟滞、EEG示棘-慢复合波(1-2.5Hz)和睡眠中10Hz的快节律是本综合征的三大特征。大部分患儿预后不良。单纯部分性发作持续状态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反复的局部颜面或躯体持续抽搐为特征,反复的局部颜面或躯体持续抽搐为特征,或持续的躯体局部感觉异常为特点,发作时意识清或持续的躯体局部感觉异常为特点,发作时意识清楚,楚,EEGEEG上有相应脑区局限性放电。上有相应脑区局限性放电。治疗SE的治疗目的为:1.保持稳定的生命体征和进行心肺功能支持;2.终止呈持续状态的癫痫发作,减少癫痫发作对脑部神经元的损害;3.寻找并尽可能根除病因和诱因;4.处理并发症。1.一般措施(1)对症处理:保持呼吸道通畅,高浓度吸氧,必要时做气管插管或切开,尽可能对患者进行心电、血压、呼吸、脑电的监测,定时进行血气分析、生化全项检查;查找诱发癫痫状态的原因并治疗;有牙关紧闭者应放置牙套。(2)建立静脉通道:静脉注射生理盐水维持。(3)积极防治并发症:脑水肿可用甘露醇快速静滴;预防性应用抗生素;高热可给予物理降温;纠正低血糖(50%葡萄糖口服或静脉注射)、低血钠、低血钙、高渗状态及肝性脑病等,纠正酸中毒(5%碳酸氢钠100~250ml静滴),并给予营养支持。2.药物选择控制SE的药物都应静脉给药,难以静脉给药的患者如新生儿和儿童,可以直肠内给药。(1)地西泮治疗:首先用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每分钟不超过2mg,如有效,再将60-100mg地西泮溶于5%葡萄糖生理盐水中,于12小时内缓慢静脉滴注。儿童首选剂量为0.25-0.5mg/kg,一般不超过10mg。地西泮偶尔会抑制呼吸,需停止注射,必要时加用呼吸兴奋剂。(2)地西泮加苯妥英钠:首先用地西泮10-20mg静脉注射取得疗效后,再用苯妥英钠0.3-0.6g加入生理盐水500ml中静脉滴注,速度不超过50mg/min。(3)苯妥英钠:部分患者也可单用苯妥英钠,剂量和方法同上。(4)10%水合氯醛:20-30ml加等量植物油保留灌肠,每8-12小时1次,适合肝功能不全或不宜使用苯巴比妥类药物者。经上述处理,发作控制后,可考虑使用苯巴比妥0.1-0.2g肌注,每日2次,控制和维持疗效。同时鼻饲抗癫痫药,达稳态浓度后逐渐停用苯巴比妥,上述方法均无效者,需按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处理。3.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是指持续的癫痫发作,对初期的一线药物地西泮、氯硝西泮、苯巴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