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个性因材施教泸县福集镇金银学校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在第二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全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尤其是培养具有较强语文能力的人才 .培养人才,是不是靠教师强行浇灌给学生,只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行了呢我认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必要性(1)、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是课堂教学中能否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着名的语文学家,教育家夏丐尊先生十分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和主动作用,认为在教育中,应该把受教育者放在首位。就是把学生当作有思想、有意识、有独立人格、有主观能动性的“人”看待,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他非常赞同卢梭的“不管学生将来入何等职业,先使他成为一个人”的观点。他说“人”应灵肉一致,他还说,普通教育中所列的科目都是养成人的材料,不是教育之目的物,也不是学问,简而言之,养成人的教学的目的,教材只是养成人的媒介物。有的教师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教学生写写画画,不再注重能力培养,故让学生随心所欲。这样,虽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然而教学效果又有几何决定语文教学成功率的高低,可以说涉及方方面面的的因素。其中,在教学中能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吕叔湘先生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文集》序中指出: “教学、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中说:“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钻研,缺乏预见能力,学习能力低下的人”。美国心理学家哈洛曾指出: “为了促进学习,学习者应了解和掌握怎样学,即学习方法的学习” 。在教学小学生是主体,学生的自学是主线。对受教育者的要求不仅是“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会学”知识。一个教师无论学识水平、教学艺术多高,最终学习的效果都要靠受教育的学生来体现,教师的指导思想,行为以及教学方法的设计,都要充分体现是为学生的主体性服务的,只有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语文教学才会取得成功。(2)、充分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