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业企业两化融合调研报告近年来,在国内外严峻的经济形势下,依靠信息化助力工业化发展,已成为经济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市正在大力实施跨越赶超攻坚战,工业转型升级面临着巨大挑战,一批有远见的企业开始顺应潮流,通过实施信息化来推动转型升级,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全市工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一、我市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基本情况目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05家,已全部接入互联网,90%的企业使用了财务软件,约5%的企业组建了信息化建设部门,使用了供应链管理系统、协同办公、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信息化技术已经不同程度的应用到企业中,并发挥了初步作用。20XX年底,洛阳轴承平台服务商洛阳艾克科技公司注册了临清瑞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这是我市第一家信息科技公司。(一)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得到初步应用,企业信息化已具备一定基础。80%以上的企业拥有独立域名网站,其余的企业也大部分正准备建设公司网站,只有极个别的企业尚无建立网站的意识。部分企业两化融合程度高,走在了全市前列。中色奥博特铜铝业有限公司加入中色集团后,使用了全球最大的企业软件公司甲骨文的erp系统,并与集团公司对接,全面提升了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中冶纸业银河有限公司近年来建成了造纸智能管控平台、办公自动化系统平台、成本管理信息平台等,20XX年被评为xx市“两化融合”示范企业。临清德能金玉米生物有限公司引进国际大公司广泛采用的金蝶erp软件、excel报表管理系统、瑞福特网络视频会议系统和保利通电话会议系统等。(二)信息技术与研发设计融合,提升了产品创新能力。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工艺计划(capp)等技术加速融入企业研发设计的各个环节,提升了企业的研发设计实力。润源公司通过三维造型软件(pro—e)的应用,提高了产品的设计质量,缩短了科研和新产品开发周期,提高了新产品的可信度,同时也降低了设计人员的脑第1页共7页力劳动强度。迅力特种汽车有限公司通过自主研发的三维制图软件,为企业模拟组装提供了便利。中瑞轴承三维测量实现了更加前沿的三维图纸的设计。(三)信息技术与生产过程融合,促进了企业精细化生产。数控装备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提升产品质量的同时,也节省了用工,降低了成本。中冶纸业引进的芬兰美卓纸机,形成了全自动化20万吨造纸生产流水线。三和、华润、华兴等纺织企业逐步引进了比利时、意大利、日本高档纺纱机、气流纺及喷气织机,尤其是捡异纤设备的应用,大大减少了纺织用工。润源实业、兴和宏鑫、迅力及轴承加工企业的机械加工装备、数控装备占有率达到了80%以上,哈鲁轴承、天元轴承、华兴纺织等10余户企业实现了设备和设备之间的生产连线,提高了生产效率。宇捷轴承在数控机床应用过程中结合生产过程实际进行智能化改造,设备在满足自用的情况下实现了外销。骤进数控自主研发的七类轴承内圈加工设备实现了机械自动上料加工功能,降低了加工设备对职工技能的要求,尤其是中瑞轴承配件股份有限公司采购美国哈斯加工中心,实现了多道工艺一次加工,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稳定了产品质量,得到了客户认可,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增强了企业的生命力。(四)信息技术与经营管理融合,优化了企业核心竞争力。办公自动化(oa)、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数据管理(pdm)、供应链管理(scm)、客户关系管理(crm)、财务管理(fm)等信息系统不断在企业管理中得以采用和深化,企业管理中的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正在向集成方向发展,推动了企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如,润源实业的erp系统(erp系统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从世界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实践看,推广信息技术一般以建设erp系统为突破口),在数据自动采集方面实现了突破,在计划、采购、库存、生产制造、生产调度、配件等方面已发挥效用,有力地提高了作业效率和管理精度。凯美瑞轴承正在谋划设计公司的erp系统,与用友等软件服务商进行了多次商洽。(五)电子商务与营销体系融合,提高了市场服务水平。第2页共7页目前,全市部分企业已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