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从养肝胆开始 肝胆互为表里;所以,成语里有“肝胆相照”一说。很多现代病都与晚睡晚起;耗伤了肝胆的阳气有关;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胆非常重要,因为“十一脏腑取决于胆”所以,养生应从养肝胆开始。 我们先从西医解剖学的角度直观地看看“肝胆互为表里”的紧密关系,肝位于人的腹腔,横膈之下,右肋之内。胆位于右肋下,是一个梨形的中空囊状器官,通过筋膜依附在肝的短叶间,胆汁由肝的精血化生,贮藏在胆囊里,进餐后,在肝气的疏泄作用下,分泌胆汁,经过脾胃,并注入十二指肠里,以促进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过去,解剖的人有这样一个经验,从动物体内取出肝胆,悬挂高处,可以在室温下储存多日。但是,一旦胆囊破裂,流出了胆汁,肝脏很快随之腐败,由此可见,肝胆就是一对命运休戚相关,同生共死的兄弟,所以,中国成语里有“肝胆相照”的说法。 智勇双全看肝胆 人体是一个奇妙而完备的自组织系统,被称为“人身小宇宙”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观察,它又像一个微缩的国家。所以,几千年前,《黄帝内经》就将人体内的器官分别对应了一个国家的不同职能。那么,肝胆在一个国家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呢?《黄帝内经》中说:“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这说明,肝是护佑国君(心为“君主之官”),平定诸乱(西医称为“解毒”)的将军中医称“肝为血海”,也就是说,肝起着储藏并调节血液的作用,肝气只有升发并疏泄得当,血随气行,白天,精血及津液才能按照活动量的需要及时濡养身体,人才筋脉通畅,关节灵活,。思维敏捷,情绪舒畅,到了夜晚,人处于睡眠状态,这时,肝血才能进行新陈代谢。 肝身为“将军之官”。一定是智勇双全,而不是有用无谋,。所以,一旦将军不司职,国家必定会乱子。同理,肝出了问题,不仅物质身体出现疾病,还会影响一个人的性情。比如,肝气升发太过,处理事情就急躁,办事草率,冲动,事后往往后悔,反之,肝胆的阳气不足,遇事就会优柔寡断,犹犹豫豫,容易错过时机。 再来看看《黄帝内经》中对肝的描述:“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胆相当于现代社会的司法部门,需要在是非之间保持不偏不倚,冷静中正的判断,并有果断的决断力。平时我们常说一个人胆大胆小,指的就这个人胆的阳气足不足,胆气虚,遇事就容易被形容为“胆小鬼”,“胆小如鼠”,“闻风丧胆”,“吓破了胆”,“胆颤心惊”反之,一个人胆气很足,旁人就会赞许他“有胆量”,胆识过人“。中国古代没有”忧郁症“这个病名,只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