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是事故性质和范围清楚;二是目的明确,有预定处理措施;三是参加处理事故的技术人员意见基本一致,并明确处理方案。 事故处理应满足的基本条件:首先,要求事故处理方案安全可行,经济合理,施工期短;其次,对未施工部分应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防止留下事故隐患。 考虑事故处理对工程的影响:应考虑事故处理对已完工程质量和后续工程施工方式的影响。 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最佳处理方案。 三、钻孔中常见事故预防措施及处理方法 在任何情况下,严禁施工人员进入没有护筒或无其他防护措施的钻孔中处理故障。为必须下入护筒或其他防护设施的钻孔时,应在检查孔内无有害气体,并备齐防毒、防溺、防坍埋等安全措施后方可进行。 坍孔。其表征是孔内水位突然下降又回升,空口冒细密水泡,出渣量显著增加而不 见进尺 ,钻机 负 荷 显著增加等。坍孔多 由 泥浆 性能 不 符 合要求、孔内水头 未能 保 证 、机 具碰 撞 孔壁 等原 因 造成 。应查明坍孔位置 后进行处理,坍孔不 严重 时,可回填 土 到 坍孔位置 上 ,并采 取 改善 泥 浆 性能 、加高 水头 、深 埋护筒等措施继 续钻进;坍孔严重时,应立即将钻孔全部用砂类土或砾石土回填,无上述土类时可采用掺入5%~8%的水泥的粘土,等待土层稳定后方可采取改善措施重钻。 坍孔部位不深时,可采取深埋护筒法,将护筒填土夯实,重新钻孔。当坍孔较严重,或是对周围桩基(如群桩)有影响,或施工工期紧张时,可采取以下措施,用拌有水泥的黄土对钻孔进行回填,在钢护桶外侧打旋喷桩,待地层稳定后再重新开钻。(工程实例:在钢护桶外侧打56 根旋喷桩,钢护桶半径1400mm,第一圈25 根间距439mm距圆心1750mm,第二圈31根间距445mm距圆心2200mm,旋喷桩参数: 水灰比1:1-1:0.8, 提升速度10-20cm/min, 流量60-100l/min,浆压20MPa,水泥参入量400Kg/m,桩径600mm。稳定4 个月后重新开钻。) 钻孔偏斜、弯曲。常由地质松软不均、岩面倾斜、钻架位移、安装未平或遇探头石等原因造成。一般可在偏斜处吊住钻锥反复扫孔,使钻孔正直。偏斜严重时,应回填粘质土到偏斜处顶面,待沉积密实后重新钻孔。 扩 孔与 缩 孔。扩 孔多 系 孔壁 小 坍塌 或钻锥摆 动 过 大 造成,应针 对原因采取预 防 措施。钻锥缩 孔常因地层中 含 遇水膨 胀 的软塑土或泥质页 岩造成;钻锥磨 损 过 甚 ,亦 能 使孔径稍 小 。前 者 应采用失 水率 小 的优 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