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背景: 实现国家统一是刘备的遗志,诸葛亮为了实现先帝遗志,在战略后方日益巩固的情况下决定出师伐魏。但刘后主却昏庸无能,听信奸佞,成了北伐的后顾之忧。诸葛亮在出师前写下这篇文章,以恳切的言辞劝说后主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也表达了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的真挚感情和“北定中原”的决心。 表,古代向帝王上书言事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臣子写给君主的呈文有各种不同的名称。战国时期统称为“书”,如李斯《谏逐客书》。到了汉代,这类文字分成章、奏、表、议四小类。“章以谢恩,奏以按劾,表以陈情,议以执异。”(《文心雕龙》)此 外 ,还 有一种专议朝 政的文章,又 统称“表”。“表”的基 本 特 征 是“动 之以情”。《出师表》是诸葛亮在出师北伐前向刘禅 (刘后主)的言事呈文。 (1 )赏罚同一标 准 :陟 罚臧 否 ,不宜 异同; (2 )三 条 建 议是:① 开张 圣 听(广开言路);② 严明赏罚;③ 亲贤臣,远小人 ( 亲贤远佞) 最 重 要 的一条 是:亲贤臣,远小人 (3 )分析 形 势 :① 不利 的客观 条 件 :先帝创 业未 半 而 中道 崩 殂 ,今 天 下三 分,益州 疲 弊 , ② 有利 的主观 条 件 :侍 卫 之臣不懈 于 内 ,忠 志之士 忘 身 于 外 。 (4 )作者 志趣 (无意 功 名、淡 泊 名利 ):苟 全 性 命 于 乱 世 ,不求 闻 达于 诸侯 。 (5 )临 危 受 命 (创 业艰 难 、患 难 与 共 的经 历 ):“受 任 于 败 军 之际 ,奉 命 于 危 难之间 ”。 (6 )先后汉兴衰 原因 :亲贤臣,远小人 ,此 先汉所 以兴隆 也;亲小人 ,远贤臣,此 后汉所 以倾 颓 也。 (7 )出师目 标 (“大事”、政治愿 望 ):北定中原, 庶 竭 驽 钝 、 攘 除 奸凶 , 兴复汉室, 还 于 旧 都 。 (8 )三 顾茅 庐 (追 随 先帝驱 驰 原因 ):先帝不以臣卑 鄙 ,猥 自 枉 屈 ,三 顾臣于草 庐 之中,谘 臣以当 世 之事,由 是感激 ,遂 许 先帝以驱 驰 。 (9 )表达感情:此 臣所 以报先帝而 忠 陛 下之职 分也。 1 、作者 回 忆 对 人 生 有重 大影 响 的三 件 大事: 三 顾茅 庐 临 危 受 命 临 崩 寄 大事 2 、分析 形 势 的原因 : 指 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