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言 在孔子诸多弟子当中,有位值得记述的高足,就是孔子死后“西河设教”长期在儒家学坛叱咤风云,被后人誉为“孔门十贤”之一的卜子夏。其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论述,不仅被定为复旦大学的“校训” ,而且“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被联合国作为世界和平的象征高悬于总部,成为世界人民心声。卜子夏关于“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一语也被镶嵌在美国芝加哥文化中心。随着儒家文化研究不断发展,卜子夏历史地位更显重要。 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其作者“史圣”司马迁,不仅以坚忍不拔之志,忍人所不能忍,做人所不能做,为我国的史学和文学树立了一座历史的丰碑; 而且,他 刚 直 不阿 、 幽 而奋 发的伟 大精 神 成了中华 民族 传 统 美德 的重要组 成部分 ,成了炎 黄 子孙 千 百 年 来 生生不息 的脊 梁 。 先贤卜子夏“西河设教”之地在今 东 辛 封 村 ; “史圣”司马迁故 里 在今 西辛 封 村 。作为学校,辛 封 村 为我们 提 供 了如 此 厚 重的文化背 景 ,我们 有责 任 、 更有义 务继 承 两 位圣贤的美德 ,接 受 圣贤的教诲 ,做世间 第 一等的善 人,第 一等 的好人。为此 ,我们 要开 展以“继 子夏德 风,养 马迁浩 气 ,做博学君 子”为宗 旨 的“圣贤文化”特 色 教育 工 程 ,以彰 显圣贤之伟 大,培 养 新 时 代 博学而有德 行 的人才 。目录 一、 走进圣贤 二、 圣贤语录 附:《报任安书》 三、 圣贤故事 附:《史记》中的小故事 四、 圣贤伟绩 五、 仰慕圣贤一、走进圣贤 (一)卜子夏(前5 0 7 年—前4 2 0 ),姓卜名商,字子夏,公元前5 0 7 年出生在晋国温邑(河南省温县),比孔子小4 4 岁,是孔子晚年的学生。 “孔门十哲”之一,“七十二贤”之一。少时家贫,苦学而入仕,曾作过鲁国太宰。孔子死后,他来到魏国的西河(今山西河津)讲学。授徒三百 ,当时的名流李克、吴起、田子方、李悝、段干木、公羊高等都是他的学生,连魏文侯都『问乐于子夏』,尊他为师,这就是有名的“西河设教”。 卜子夏在1 4 岁左右进入孔门,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周游列国期间,他一直跟随在孔子身边,到 2 4 岁那年结束了周游之行。回到鲁国以后,卜子夏经过孔子的推荐下,出任鲁国的莒父宰(相当于现在的县级官员)。他上任之后淡泊名利,勤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