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投资人谈判技巧矛盾怎么解决?那就得通过谈判,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各自感觉比较舒服的地方。创始人和投资人的角色不同。投资人将钱投给公司,但是自己并不参与经营。投资人对公司过去的了解来自于律师、会计师出具的报告,对公司未来的期待依赖投资协议。投资人投了大把大把钱,其实只换来了几张纸。公司骗了他怎么办?创始人卷款潜逃怎么办?不管投资人嘴上怎么说,其实他心里还是在防着创始人,反映在协议上即是很多“防”创始人的条款。创始人和投资人的矛盾与生倶来。投资机构本身也是个企业,很多情况下他的钱来自于 LP。投资机构要对 LP 有个交代,万一投错了会血本无归,自己的下一轮融资也难以达成。所以被投的公司一旦有风险,投资人就希望自己可以先跑掉,但是从创始人的角度看,投资人不能不担或少担风险。矛盾怎么解决?那就得通过谈判,达到一个双方都可以接受的、各自感觉比交舒服的地方。1、公司融资时应把握的 3 个基本原则原则一:创始人要对诚信负责。投资协议里面有很多约束条款要求创始人诚信,这点创始人理应承诺。保证陈述真实和完整,保证以后不和公司竞争,不侵占、挪用公司财产,等等。原则二:经营风险,投资人和创始人应共担。原则三:以有利于公司的发展为出发点,创始人保持公司经营的独立权,不要受投资人大的影响。2、融资中的 9 个重要问题1、融资架构问题融资是融美元还是人民币?以境内架构还是境外架构为好?公司在早期融资时就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公司要有个方向,公司将来上市适合在国内还是国外?如果在国内上市则搭境内架构,最好接受人民币融资;如果是境外上市,则应该搭境外架构。互联网企业到目前为止在中国上市还是 t 比较困难(尽管证监会最新的表态不盈利也可以在国内上市,但实际落地还需要时间);大多在境外上市,所以适合搭建境外融资的架构。例如百度、腾讯、360、58 同城、唯品会都搭建境外架构。—些生产制造型企业,短期内收入和利润 t 比较好的企业,在国内上市 t匕较好,市盈率高。2、估值问题经常有人在估值上有误区:比如投资人说企业估值 1 亿,投资人投资 3千万,占 30%的股份,这是不对的。这个概念混淆了投前还是投后的估值。投资者说估值 1 个亿指投资后的估值,那么投资前对公司的估值只有 7 千万。如果是单讲估值应该指投前估值 1 亿,投资者实际所占的股份是1・3 亿中的 3 千万,也就是 23%的股份。3、独家谈判期一般企业融资时都会接触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