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矫形器的使用脊柱矫形器脊柱矫形器是指用于头、颈、躯干部位的矫形器。其主要作用有:1.支持作用:限制关节的异常活动范围以稳定关节减轻疼痛。2.限制脊柱运动3.固定及保护作用:固定和保护病变的关节和脊柱阶段,以促进痊愈。4.预防和矫正畸形:多用于儿童生长阶段。5.改进功能:可改进残疾人步行、饮食、穿衣等各种日常生活、工作能力。颈托、充气型颈椎牵引器、索米矫形器、Halo架颈椎矫形器(CO)胸腰骶椎矫形器(TLSO)腰椎使用矫形器2颈椎矫形器1适应症:对于没有神经压迫的稳定颈椎外伤,佩戴坚硬围领8~12周。但是,对于退变性疾病的手术,由于多数解剖结构(椎间隙、关节突等)没有破坏,围领强度可略低,时间8~12周。颈椎矫形器(CO)使颈部肌肉休息,且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及损伤的修复。同时在后期起到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作用。主要作用限制颈部过度活动,减少颈椎退行性变,缓解和改善椎间隙的压力状态,增加颈部的支撑作用,减少继续损伤及劳损。1、尺寸要求:围领的上缘接触下颌,下缘接触胸骨。测量高度:即患者下颌到肩膀的垂直距离,其相当于颈托的高度。如测量尺寸在两个相邻型号之间,首选小号。测量围长:即患者的颈部围长,其对应于颈托的围长。佩戴方法测量后选择合适的型号(9)将颈托后片放置到患者颈部的后面,调整正中位置,后片的指示箭头向上。将颈托的前片放置到患者颈前下颌,确认下颌置于颈托凹形平台上,将其调节到正中位置。前片与后片交叠,确保患者舒适且有效制动。调节尼龙搭扣,将颈托加紧,确保患者颈部处于中间位置。佩戴方法佩戴方法1、尺寸要求:围领的上缘接触下颌,下缘接触胸骨。2、松紧适宜:不可过紧,避免呼吸困难;也不能过松,以免固定不牢固。以能张口饮食为度。3、佩戴时间:白天佩戴,休息时除去(颈脊髓损伤伴有严重椎体不稳时应遵医嘱)。颈托佩戴注意事项4.皮肤护理应避免支具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一般支具设置有通气孔但吸汗性能差,故应在支具内穿棉质内衣或垫棉质衬垫。同时保持皮肤的清洁干燥。颈托佩戴注意事项锻炼患者颈腰背部肌肉力量,减少失用性萎缩的发生。建议术后即可开始锻炼。上身直立,头略后仰,双手交叉放在枕后,用力向后仰头,同时双手用力抵住枕部对抗头部运动。每天4组,每组20次,每次持续对抗5-10秒。5.预防并发症—肌肉失用性萎缩颈托佩戴注意事项腰部矫形器适应症:腰椎压缩性骨折、腰椎滑脱、椎间盘突出、小关节紊乱等腰部骨性损伤,以及急慢性腰部软组织损伤、并缓解因以上原因引起的腰痛症,促进疾病的尽早康复。生活中常见的急性腰痛,北美脊柱协会2005年对此有比较明确的建议,对急性腰痛患者(时间小于6个月),短时间(1~3周)内应用腰围,治疗效果相对确切[1]。在下腰椎或者腰骶部的融合手术后,腰围可以固定3-4周,以保证植骨的初步融合[2]。[1]DANIELK.RESNICK.Guidelinesfortheperformanceoffusionproceduresfordegenerativediseaseofthelumbarspine.Part14:bracetherapyasanadjuncttoorsubstituteforlumbarfusion.JNeurosurg:Spine2:716–724,2005[2]陈仲强,刘忠军,党耕町.脊柱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1.选择合适大小的腰围。与患者体型及周径相适应,上至下肋弓,下至髂嵴下。腰围型号SMLXLXXL腰围尺寸64-7272-8080-9090-100100-110佩戴方法2.患者取侧卧位,将一侧腰围垫至患者身下待患者取平卧位时,从另一侧拉出,在患者正常呼吸的吸气末固定腰围。3.胸腰椎矫形器:在护士或家人帮助下佩戴。患者先取侧卧位,将支具后半部置于躯干后面;再取平卧位,将支具前半部置于胸腹部。使支具前后边缘在腋中线重叠,用固定带系紧。4.注意:支具的佩戴应在卧位时完成,再坐起。佩戴方法飞燕式:俯卧位,双手背后,用力挺胸抬头,使头胸部离开床面;同时膝关节伸直,双下肢用力向后也离开床面;持续3~5秒,放松3~5秒五点支撑法:仰卧位,去枕屈膝,双肘部及背部顶住床,腹部向上抬起,依靠头部、双肘部和双脚五点支撑。1.对于腰肌力量较弱者,“飞燕式”比较困难,可采用“五点式”。2.腰背肌锻炼的次数和强度因人而异,锻炼强度应循序渐进,无不适症状为宜。3.如锻炼后出现腰部酸痛、不适、发僵等,应适当减少锻炼强度和频次,或停止锻炼以免加重症状。5.预防并发症—肌肉失用性萎缩佩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