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分析复习资料 1.1 广义消费的概念:生产消费和个人消费 狭义消费:仅指生活消费 个人消费具有二重属性:消费的自燃性和消费的社会性 消费者的概念: 消费者与消费既紧密联系又相互区别。消费是人们消耗物质生活资料和精神产品的行为活动。消费者是指从事消费活动的主体——人。 广义的消费者是指所有从事物资产品和精神产品的人。在一定意义上,社会上的每一个人,无论其身份、地位、职业、年龄、性别如何,都是消费者。因此,消费者等同于总人口的最大社会群体。 狭义的消费者是从市场需求的角度界定的将消费者放到市场需求的框架中加以考察,可以认为消费者是指那些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有现实或潜在需求的人。由于对商品的需求表现不同狭义的消费者又可以分为现实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 现实消费者指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有现实的需求,并实际从事商品购买或使用活动的消费者。 潜在消费者是指当前尚未购买、使用或需要某种商品但在未来可能对其产生需求并付诸购买及使用的消费者。 消费者需求的潜在状态是由于缺乏某种必备的消费条件所致;诸如,需求意志不明确,需求程度不强烈,购买能力不足、缺乏有关商品的信息等。 1.2 便利品:消费者要经常、反复、即时、惯性购买,且购买时不用花时间比较和选择的商品。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学科特点:作为现代经济与管理学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的研究具有综合性、微观性、发展性、应用性等特点。 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学的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2.2 卢因的人类行为模式:B=F(P-P1,P2,…,Pn,E-E1,E2,…,En,) B(behavior)个人的行为 P(personal)个人的内在条件和内在特征 E(environment)个人所处的外部环境 影响消费者的行为因素分为:个人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 3.1 消费者心理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其中认识过程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感觉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感受性是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主观感受能力。 感觉阈限(sensation threshold)是指恰好能引起感觉和恰好不能引起感觉的界限。 绝对感觉缺限刚刚能够引起某种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绝对感受性:恰好能感觉出刺激物的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差别感觉阈限和差别感受性之间成反比关系。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差别感受性越强;反之,差别感受性越弱。——韦伯定律 知觉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