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 化 学 科 德 育 , 落 实 立 德 树 人 C 瓜 州 县 第 一中学 李国举 立德,树立德业;树人是培养人才的意思。2014 年4 月24 日,《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研制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提出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根据学生的成长规律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将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新时期立德树人的目标细化,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关键能力。针对传统“重智轻德、重分轻育人”的问题,教育部将着力实现“五大统筹”即课程、教材、教学、考试、评价等统筹,从各个阶段推动深化改革,强调立德树人 。 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意义 教育部从战略高度出发,强调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这给我们教育工作者指明了正确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应牢固树立立德树人的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 设 者和接 班 人。我们要积 极 开 展深化课程改革的内 涵 , 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加 强民 族 精 神 和时代 精 神 教育。只 有 让 广 大青 少 年学生普 遍 认 同 民 族 精 神 和时代 精 神 ,认 识 到 构 建 中 国 梦 的重大意义,才能在 其 心灵 深处 构 筑 强大的理想 和道 德支 撑 。我们以 新课程体现的道 德情 怀、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为立足点,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学生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我们既要深入挖掘新课程教学资源,又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抓住一切教学活动中有利于道德品质养成的有利契机,积极探索和创新课堂教学的形式,大力推行“学科德育”,解决“重智轻德、重分轻育人”的问题,让教育回归本质,实现知识、能力培育与价值观培育的知行有机统一。因此,推进“学科道德”课任老师挖掘自己的学科有价值道德的内涵,使教师认识到如果脱离了学科中蕴含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具体生动教育,课堂教学就只能停留在知识层面。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立德树人”不能仅 仅 只传授 知识,不能把 它 推给 思 品老师和政治 老师,这 是 时代赋 予 我们所 有教育工 作 者 新的任务 。 二 、“学科德育”存 在的主要问题 1、 教师对 “学科德育”不明 确 。“学科德育”表 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