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厚软土地区基坑被动区加固方案 1、引言 在深厚软土地区,由于软土具有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系数高、强度低等不良工程特性,且土层较厚,在基坑的设计和施工中,常常会因为基坑变形过大而造成重大工程事故。传统的加固方法包括主动区加固和被动区加固。主动区加固是指加固桩前的土体,被动区加固是指加固桩后的土体。部分学者通过理论分析证明了加固被动区土体比加固支护结构后的主动区土体更为有效,本文对深厚软土基坑被动区加固设计进行探讨。 2、深厚软土层的基坑支护方法 2.1 悬臂式排桩支护 悬臂式排桩支护是利用桩足够的入土深度和结构的抗弯能力来维持基坑的整体性和结构的安全性。常采用的桩型有钻孔桩、人工挖孔桩、灌注桩、预制桩、钢板桩。桩的排列形式有间隔排列、一字相接排列、交错相接排列、一字搭接排列等,在工程中应用最多的还是一字板间隔排列。 由于悬臂桩在桩顶不受约束,因此在对基坑边土体位移控制要求很高的时候,不宜采用这种方法,或者可以在坑内设置多层支撑或锚杆,减小基坑边土体的位移。对于变形较大的基坑,可以考虑选用双排桩。 2.2 复合土钉支护结构 复合土钉支护技术是在土钉墙的技术上发展出来的。土钉墙是由天然土体通过土钉墙就地加固并与喷射砼面板相结合,形成一个类似重力挡墙以此来抵抗墙后的土压力的土挡墙。土钉墙是通过钻孔、插筋、注浆来设置的,一般称砂浆锚杆,也可以直接打入角钢、粗钢筋形成土钉。在深厚的软土层中,一般不宜选用土钉墙对基坑支护,而是通过将土钉墙与深层搅拌桩、树根桩及预应力锚杆等结合起来,通过各种组合而形成的新型复合基坑支护方法。这种方法大大扩展了土钉支护的应用范围,表现出了较好的综合效益。 2.3 拉锚式围护结构 拉锚式支护结构由挡土结构和锚固部分组成,锚固结构有锚杆和地面拉锚两种,如图 6 所示。根据不同的开挖深度,可设置单层或多层锚杆,当有足够的场地设置锚桩或其他锚固物时可采用地面拉锚。 拉锚式支护结构一般用于场地狭小且需深开挖、周边环境对基坑土体的水平位移控制要求很严的基坑工程。 2.4 沉井支护 沉井是用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成的带有刃脚的箱形或筒形结构物。施工时,先就地制作第一节井筒,然后用人工或机械方法在井筒内挖土,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克服阻力而下沉。沉井下沉的方法一般有静压法和振动法,还有气锤法。随着沉井的下沉,逐步加高井筒,沉到设计标高后,在其下端浇筑混凝土封底,如沉井作为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