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小手势解决大问题——指唱确认,确保接放电极作业安全宝武集团宝钢股份梅钢炼钢厂一、活动背景宝武集团根据上海市总工会、市安监局《关于开展2016 年度“安康杯”竞赛活动的通知》要求,以预防生产安全事故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为切入点,广泛组织开展群众性安全生产活动,提高广大职工安全健康意识和技能素质, 促进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推动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宝钢股份梅钢公司结合实际情况,积极组织发动广大职工,开展了以“安全培训提素质,班组管理强基础”为主题的“安康杯”竞赛活动。各生产单元重点聚焦一线班组、重点岗位,开展“十个一”、“五个一”、“六个一”安全文化活动、“安全生产月”主题活动、“隐患大家找”排查活动,确保了安全生产稳定。竞赛活动在深入开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解决安全生产实际问题,效果显著易于推广的优秀案例。其中, “指唱确认,确保接放电极作业安全”案例即是在竞赛过程中涌现的众多典型案例之一。炼钢精炼环节主要是对1600℃钢水进行调温、脱氧、脱硫、去除夹杂物和成分微调等, 提高钢水质量, 为后道工序提供合格钢水。 在精炼工序中,通过三相石墨电极加热钢水是关键环节。由于受到钢水侵蚀, 电极频繁消耗, 需要通过接放电极保证连续生产。因此,接放电极作业是一项频繁的室外生产准备任务。作业过程涉及高温液态熔融金属、高空临边、物体打击等危险因素, 作业风险非常高。 并且整个作业过程, 需要多人协同配合完成,必须做到作业信息沟通确认无误,否则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本班组在认真执行“安康杯”竞赛活动的过程中发现:近三年来,精炼炉在接放电极作业过程中, 由于信息沟通不畅曾发生3 起安全险情。然而,由于相关作业区域内环境复杂, 沟通困难, 一直未找到一种安全有效的作业方式。二、主要举措(一)问题导向,全员行动查隐患班组以“安康杯”竞赛为载体,动员全体组员对3 起险情开展讨论学习,利用看板对隐患进行分析, 并且反复开展现场确认, 最终确认发生安全险情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在距离远、 噪音大等复杂环境下, 导致的作业信息沟通确认不畅。(二)以人为本,探索作业新方法为彻底消除“距离远、噪音大”的隐患主因,班组回归原点,重新审视岗位规程,发现:作业标准较模糊,只要求做好信息确认,但未明确具体方法。为了消除隐患班组开始不断寻找调整优化作业方式。起初,通过大声喊、来回跑的方式进行确认, 但频繁上下楼梯存在安全风险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