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 就业问题是关系到民生根本的大问题,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我国高校从原有的精英教育转变为当今的大众教育,大学生的规模不断扩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不断加大,构建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是我国高校迫在眉睫的重要工作。一、我国大学生就业概况自 1999 年开始我国高校不断扩招,在2003 年大学毕业生突破200 万人,到 2009 年突破 600 万人,在 2010 年我国应届毕业生数量已经达到了 631 万人之多。 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以每年50 万人左右的速度递增,而社会能够提供的岗位却难以按这个比例增长,就业率一直仅仅保持在70%左 右。这导致高校乃至整个社会对我国的充满了忧患意识,有些人甚至对大学教育失去了信心,很多人不再将大学教育视为人生发展的契机而纷纷更早的参与到打工者的群体之中。近年来社会上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作为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 这种现象虽然有着一定的合理性,但却有失偏颇, 大学教育的价值是否可以仅仅依靠就业率来评定呢?高等院校是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并帮助其树立正确思想观念的殿堂,是为了进一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而存在的教育机构,高校能够为大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虽然我国高校目前还存在某些专业设置和工作机制等方面的不足,但“就业难 ”的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在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 ”的问题上, 高校应该积极承担自己的责任, 大力改革教育体制, 建立起有效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机制,关注大学生思想道德、就业能力的教育和培养,充分发挥出高等教育机构应有的作用。二、造成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大学毕业生 “就业难 ”问题的产生,有社会的原因,有高校的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1.社会方面的原因在 80 年代中期之前,我国实行的高校毕业生“统包统分 ”制度能够满足当时社会需求大于人才供给的现实情况,而近年来我国实行的“自主择业 ”制 度虽然给用人单位和大学毕业生以更大的互相选择空间,却随着供需关系的转变而给大学毕业生带来更大的就业压力。另外,大学教育的普及使得我国毕业生的数量增长过快,社会经济的发展又逐渐使得用人单位倾向于选择较小数量的高素质人才,进而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状况。2.高校方面的原因首先,我国高校近年来扩招规模十分大,在实现大众教育的同时导致了大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在师资队伍和教学设施等教学资源都难以保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