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分析结果解释与临床应用一、尿液分析包括 :1、理学分析(量、颜色、透明度、PH、SG等)2、化学成分分析(蛋白、糖、亚硝酸盐、胆红素、尿胆原等)3、尿沉渣定量分析 ( 红细胞、白细胞、管型、细菌、结晶等) 二、目前常见的临床检查模式:1、尿液化学2、尿液化学 +显微镜3、尿液化学 +尿沉渣定量 +显微镜三、尿液分析的目的:1、肾脏疾病的早期诊断肾脏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易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据中华肾脏病学会1999年统计,我国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已超过7000万。1992— 1996年, 年均发生率为 5%。2、糖尿病肾病发病率已占糖尿病患者的近40%. – 约50%的尿毒症患者是由糖尿病肾病发展而来– 因显性肾损害和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的糖尿病患者接近20%。3、泌尿系感染的诊断和治疗监测(1)尿感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据欧洲透析和移植中心的材料统计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由慢性肾盂肾炎引起者占20%。(2)妇女在一生的某一时期内曾患过尿感者约为10~20%。成年妇女 1年内发生有症状的尿感者约 6%,以生育年龄的已婚妇女为最多见。(3)在学龄儿童期,由于女性在尿路解剖和生理上有其特点,女性尿感的发生率为 2%,结婚后尿感的发病率增加可达5%,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 尿 感的发病率亦逐渐增加,到70岁时可达 10%可见尿感的确是一种常见病, 多发病, 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 积极预防尿路感染。4、其他系疾病的诊断:尿液来自血液,其成分又与机体代谢密切相关。一些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循环系疾病,肝胆疾病,血液及造血系疾病等都可通过尿液分析作辅助诊断。5、安全用药的监测:– 可引起肾损害的药物(庆大、卡那、磺胺等)。6、中毒及职业病的辅助诊断:– 重金属(铅、镉、铋、汞等)中毒均可引起肾损害。此时尿中该类重金属排出量增高并出现有关的异常成分。四、尿液标本的收集尿液分析结果的准确性,首先取决于正确地收集标本。女性应避免阴道分泌物和月经血混入。女性应避免大量喝水后送检(如妇科B超后)。男性应避免前列腺液和精液混入。清洁干燥容器,收集后立即送检(应在 4小时内检测完成)。尿标本的种类:晨尿、随机尿、餐后尿,定时尿。五、尿液标本的保存尿液排出后可逐渐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受光照和接触空气尿中的尿胆原,胆红素等易氧化变质。低渗或高渗尿中细胞易变形生长细菌使尿素分解,产生氨可使PH增高,可使管型和细胞等溶解。冷藏:最好 4度保存,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