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东西方科学之比较1VIP免费

东西方科学之比较1_第1页
1/12
东西方科学之比较1_第2页
2/12
东西方科学之比较1_第3页
3/12
1东西方科学之比较[1]为了超越文化多样性与科学单一性的矛盾朴昌根(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韩国研究中心,脱稿)引言长期以来,所谓“李约瑟难题”[2]吸引着众多学者,也困惑着众多学者。人们围绕“中国究竟有没有传统科学?”、“中国传统科学是否领先于西方?”、“近代科学为什么未能在中国诞生,而在西方诞生?”等问题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但是,至今未能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本文的目的不是系统地直接讨论“李约瑟难题”,本文的讨论也不局限于“李约瑟难题”。本文将在西方和东亚的传统科学以及传统科学思想的比较中考察东亚传统科学的发展方向,从中阐述超越文化多样性与科学单一性之间矛盾的可能性。为了便于讨论,笔者首先要在东亚有没有传统科学的问题上阐明自己的观点。恩格斯曾经说道:近代自然科学“同希腊人的天才的直觉和阿拉伯人的零散的无联系的研究比较起来,可以说得上是唯一的科学”。[3]不难看出,古代希腊人和阿拉伯人的学术成果能否看作科学,人们有不同的观点。但是,现代科学史家们通常不反对使用“古代科学”、“中世纪科学”、“巴比伦科学”、“埃及科学”、“希腊科学”等用语。围绕中国传统时代有没有科学的问题,也有两种不同观点。有些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有技术而无科学”[4];另一些学者认为中国传统时代既有技术亦有科学。这显然与论者们对科学和技术的定义有关,而且与如何运用这些定义解释科技史料有关。可以说,科学与技术的根本区别在于:科学是对各种自然现象的理论性解释,而技术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操作性知识。当然,这并不否认科学可以有实用性,而技术可以有体系。笔者认为,如同人们经常使用“巴比伦科学”、“埃及科学”、“希腊科学”等用语一样,我们也可以使用“中国传统科学”、“韩国传统科学”、“东亚传统科学”等用语。这里,“科学”是指数学和自然科学,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西方科学的源流西方科学[5]的源流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3000 年左右的古代埃及科学和巴比伦科学。其特征在于实用性和神话性的结合。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是当时几乎所有科学活动的一个直接目的。但是,当时的人们并不满足于解决生产实践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而是试图从他们所遇到2的问题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对他们所遇到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释;当无法合理解释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时,他们就求助于神力,在神话中满足天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人类对自然界的认识还很幼稚的情况下,人类的想象...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东西方科学之比较1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