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 2025 届 2023-2024 学年(上)半期考试 语文 试题(答案在最后) 本试卷共 15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请考生务必把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 题。 材料一: ①刘勰在《文心雕龙·时序》中提到“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古今情理,如可言乎”。文质随着时代而变,不同时代有不同的文学。网络文学由时代催生, 因时代兴旺,也随着时代变化。 ②回想这些年来网络文学的创作发展,很多作品完结之后,很少有人会记住它说了什么,就算记住了也不会记得太久, 因为更多的、 类似的新书又出来了。就算是红极一时的书, 过后被提及的时候, 读者也只记得书名, 而遗忘了内容。那些被读者记住、视为经典,时不时被重温的作品, 则穿越了时光的河流,以各种方式延续着它的生命,永不过时,这就是精品的力量。 ③不可否认, 网络文学创作因为更新量大、更新速度较快,部分作品在人物塑造、叙事逻辑、精神内核的表现上会显得比较薄弱,而恰恰这些要素就是影响作品质量的关键因素。如果想提升作品质量,打造精品,必须重视并加强这三方面在行文中的作用。 ④我们经常会点评一部网络文学作品是否具有“网感”, 这种所谓的“网感”, 其实就是网络文学最突出的叙事优点和长处, 即“代入感”。故事情节带着读者往前走,让读者身临其境,与主角灵魂交融。读者在作品的世界里遨游,体验着主角的悲欢离合。很难想象,一个扁平化的、脸谱化的、虚妄的、没有真情实感的、处处透着“虚假”的主角, 能够顺利完成这一项代入任务。可以说, 一旦主角得不到读者的认可,这本书就已失败大半。 ⑤人设立住了,还需要叙事逻辑的流畅和自洽。好的作品逻辑应该是能够自洽的,即使是在作者虚构出来的世界中, 它也应该是完整的、 能得到读者认可的。 它会让读者相信其存在的合理性, 从而获得沉浸式的阅读感,不会因为怀疑和不满,把读者从阅读中弹出去。否则,光是吐槽,就够读者受了,谁会花钱、花时间、花精力找罪受呢? ⑥再说到精神内核的表达,没有灵魂的作品是行尸走肉,不会被读者记住,更不会被市场记住。然而精神表达很需要技巧,如果生搬硬套喊口号,只会赶走读者。如同做菜,光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