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防止触电措施与触电现场急救方法与防止高处坠落安全技术管理方案汇编防止触电措施与触电现场急救方法自 1879 年法国里昂一家剧院发生第一起触电死亡事故以来,人们对电击和安全电流的讨论已有百年的历史。虽然在日常生活工作中,人们实行了一系列安全检查措施,但也只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因为人们的一时疏忽大意,或客观上电气绝缘性能的降低导致漏电,以及架空线路发生断线等意外情况,仍然会造成触电事故。因此,有必要对触电的方式、防止触电的措施及触电后现场紧急抢救有了大体的认识与了解。一、电流对人体的损害及影响因素当人体触及带电体时,电流通过人体,使部分或整个身体遭到电的刺激和损害,引起电伤和电击。电伤是指人体的外部受到电的损伤,如电弧灼伤、电烙印等。当人体处于高压设备附近,而距离小于或等于放电距离时,在人与带电的高压设备之间就会发生电弧放电,人体在高达 3000℃,甚至更高的电弧温度和电流的热、化学效应作用下,将会引起严重的甚至可以死亡的电弧灼伤。电击则指人体的内部器官受到损害,如电流作用于人体的神经中枢,使心脏和呼吸系统机能的正常工作受到破坏,发生抽搐和痉挛,失去知觉等现象,也可能使呼吸器官和血液循环器官的活动停止或大大减弱,而形成所谓假死。此时,若不及时采纳人工呼吸和其他医疗方法抢救,人将不能复生。人触电时的受害程度与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人体的电阻、通过人体的电流值、电流的频率、电流通过的时间、电流在人体中流通的途径以及人的体质情况等因素有关,而电流值则是危害人体的直接因素。二、安全电流与安全电压第 1 页 共 15 页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安全电流为了确保人身安全,一般以人触电后人体未产生有害的生理效应作为安全的基准。因此,通过人体一般无有害生理效应的电流值,即称为安全电流。安全电流又可发为容许安全电流和持续安全电流。当人体触电,通过人体的电流值不大于摆脱电流的电流值称为容许安全电流,50~60Hz 沟通规定 10mA(矿业等类的作业则规定 6mA),直流规定 50mA 为容许安全电流;当人发生触电,通过人体的电流大于摆脱电流且与相应的持续通电时间对应的电流值称为持续安全电流。沟通持续安全电流值与持续通电时间的关系为:Iac=10+10/t(0.03 秒=t=10 秒)T──持续通电时间秒2、安全电压在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人体接触到一定电压的带电体后,其各部分不发生任何损害,该电压秒称为安全电压。安全电压是以人体允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