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W 工法和拉森钢板桩的发展应用概况 一、SMW 工法的特点 SMW 工法(So il Mix ed Wall,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是以多轴型钻掘搅拌机在原位地层向一定深度进行钻掘,同时在钻头处喷出水泥系强化剂而与地基土反复混合搅拌,在各施工单元之间则采取重叠搭接施工,然后在水泥土混合体未结硬前插入H 型钢或钢板作为其应力补强材,至水泥结硬,便形成一道具有一定强度和刚度的、连续完整的、无接缝的地下墙体。 SMW 工法的主要优点如下: ( 1)施工时原位切削搅拌土体、水土保持总量平衡,对邻近土体的扰动小,不会危害邻近道路地面、建筑物、地下设施等。 ( 2)将止水止土帷幕和结构受力构件结合成一体,围护体占地面积小,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 3)内插型钢可回收重复使用,可节约大量钢材,降低造价。 ( 4)围护施工完、型钢拔除后,留在地下的只是强度不高的水泥搅拌桩,不会成为永久地下障碍物,不影响今后地下空间资源的开发。 ( 5) 钻杆的螺旋推进翼与搅拌翼相间设置,随着钻掘和搅拌反复进行,使水泥系强化剂与土搅拌很均匀,而且三轴桩为一轴全断面套打,桩长度范围及横向搭接时均无接缝,止水性能好。 ( 6) 对土层的适应性强,配不同的钻杆可在粘性土、粉土、砂土、砂砾土、卵石及单轴抗压强度60MPa 以下的岩层使用。 ( 7)施工速度快,工期短,在一般土层中每一台班可成墙100m3 左右。 ( 8)施工噪音低、振动小,产生的泥浆、废土外运少,对环境污染小。 ( 9)可成墙厚范围大,达550~1300mm;目前成墙最大深度达65m。 SMW 工法尚有以下不足之处: ( 1) SMW工法比大直径钻孔灌注桩、地下连续墙的刚度要小,变形相对较大,对周边环境保护的要求较高的项目需慎重采用。一般适合挖深不超过12m 的基坑(具体与土质条件有关),挖深较大时需配合相对更多道支撑支护,影响施工。 ( 2) 地下室层数多(三层以上)、挖深较深时,由于地下室结构本身的施工工期较长,SMW 工法型钢的使用时间相应较长,则租赁费用较高,此时经济优势不明显。 ( 3) SMW 工法机械体量大,对地基承载力要求较高,若施工场地狭小时无法采用SMW 工法。 ( 4) SMW 工法的机械数量多,进退场费用高,项目较小时将进退场费用计入反而不经济。 二、SMW 工法的发展应用 SMW 工法于1976 年在日本成功开发,我国最先于1993 年通过技术引进,并在上海静安寺环球世界商厦基坑围护中首先得到成功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