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15年全国各地中考试题来看,记叙文阅读几乎占据了现代文阅读的“半壁江山”。从命题形式来看,记叙文阅读试题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支点,以“人文情感”为杠杆,几乎涉及记叙文阅读全部考点的各个方面。 【选材特点】 从所选文本的来源上看,在我所收集的 134份 2015年中考语文试卷中,除了个别省市(山东泰安卷选用《故乡》、内蒙古呼和浩特卷选用《故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济南的冬天》)外,记叙文阅读文本都选自课外,重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实践的能力。阅读材料难易适中,渐趋生活化,与课内所学相近。 从所选材料的篇幅上看,记叙文阅读选材大多独立成篇,结构完整,文字量适当。不过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也出现了新的命题趋势,即将文本与相关材料相结合进行命题,如浙江宁波卷的阅读试题就将《苦瓜》这一记叙文本与“认识作者”“知识卡片”“相关言论”“作者心语”等相关材料放在一起考查。 从所选材料的内容上看,记叙文阅读选取的都是文质兼美、可读性强的作品。表现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表现浓郁地域文化等方面的文本比例呈现上升趋势,其中反映真情感悟、成长体验、读书学习、社会生活的文本居多。 【命题分析】 在命题方向上,中考记叙文阅读贯彻课标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发展,重视文本解读,突出词句理解、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语言揣摩、作品感受等方面,考查考生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感知、综合理解以及拓展联想的能力。 一、从词句方面设题,重在分析词句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揣摩其中的妙处 1.从揣摩语言的角度设题。如: (1)辽宁丹东卷(文本:《谢谢你,曾经允许我不爱》)第26题:结合上下文说一说第?段“安锐笑了,这是世界上最无邪的笑,比任何一个奖杯都令人陶醉”一句中加点词语“笑”的含义。 (2)四川南充卷(文本:《谁能脱口叫出你的芳名》)第15题:联系上下文,品味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真恨不得飞上树梢,脸对脸亲口问问那咕咕啼鸣的鸟:‘亲,你究竟叫什么名字?’” (3)甘肃威武卷(文本:《河西走廊的月亮》)第8题:“没有一声寒暄,也用不着预告,一轮圆润而又皎洁的月亮,就这样贴着车窗,朝你粲然一笑,而后缓缓地升上中天。”(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2.从分析关键句段作用的角度命题。如: (1)江苏镇江卷(文本:《河床开始回忆河流》)第20题:体会第⑨段中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