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儿园教师招考教育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二) 一、单项选择题 ( 本大题共 20题,每题 1分,共 20分 )1. 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凭借研究者自身的洞察力在与研究对象的互动中理解和解释其行为和意义建构的研究方法是( )A.观察法B.实验法 C. 质的研究 D.个案研究2. 下列关于错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错觉就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感觉B.错觉的产生是由于个人心理原因C.错觉不存在个体差异D. 错觉是可以通过主观努力来纠正的3. 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是( )A.注意广度 B.注意分配 C.注意稳定性 D.注意转移4. 以概念、判断和推理为内容的记忆是( )A.机械识记 B.形象记忆 C.意义识记 D. 语词逻辑记忆5. 对不具备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儿的行为进行研究时,常用的方法是( )A.实验法 B. 观察法 C.测验法D.问卷法6. 下列选项中被称为感觉运动游戏的是( )2 A.玩沙和玩水的活动B.与视觉、听觉相关的活动C.与嗅觉相关的活动D.与味觉相关的活动7. 下列几何图形对幼儿来说最容易辨别的是( )A.正方形B. 三角形 C.梯形D.圆形8.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托儿所保教任务的是( )A.培养幼儿的生活习惯B. 对幼儿进行适宜的艺术陶冶C.教幼儿认识简单的字D.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9. 下列选项中适合对学前班幼儿进行教育的做法是( )A.应该开始学习汉语拼音B.每天至少上三节课以适应小学教学C.可以用考试对学生进行评价D.与幼儿园大班没有根本的区别10. 个体所有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人的( )A.性格 B. 能力 C.个性 D. 气质11. 下列选项中符合婴幼儿心率特点的是( )A.年龄越小,心率越快B. 年龄越小,心率越慢C.时常忽快、忽慢D.时常停止12. 婴儿“认生”一般发生在( )3 A.1~2个月 B.2~4个月 C.6~12个月D.10~12个月13. 儿童自我评价能力开始发展的时期是( )A.幼儿期 B. 童年期 C.少年期 D.青年期14. 我国农村不发达地区为了适应所在地区园舍缺乏、设备不足、适龄幼儿多的特点而采取的农村社区学前教育形式是( )A.二部制幼儿园B. 完全幼儿园 C.学前班 D.巡回辅导班15. 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 )A.感觉B. 知觉 C.刺激D.表象16. 下列最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是( )A.角色扮演法 B. 行为操练法 C. 发泄法 D.表扬鼓励法17. 实现游戏化方法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游戏活动的( )A.自主化 B. 社会化 C.虚构化 D.教育化18. 提出“白板说”的思想家...